美 tech 禁令再升级,C919背后暗藏全球航空格局大变局
7月5日消息,一夜之间美国解除了对华C919发动机、EDA等出口限制,这一变化背后究竟是出于善意,还是另有考量? 从表面看,此举似乎释放出某种缓和信号,但结合当前中美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复杂背景,这种政策调整更可能是基于多方利益权衡的结果。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长期对中国实施严格管控,此次放松限制,或许与国内产业界的压力、供应链稳定需求,以及对华技术合作潜在利益有关。不过,这种调整是否具有长期性,仍需观察后续政策走向及实际执行情况。
对此,外交学院院长王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此次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是在此前中美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的经贸会谈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这一举措被看作是双方关系中值得肯定的阶段性进展。
王帆强调,这一调整并非美国对中国的“恩赐”,而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归了互利共赢原则的正确选择。 在我看来,这种变化反映出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更加注重实际利益与合作基础,而非单方面施加压力。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之间的互动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公平互利的基础上。此次调整虽然看似微小,但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务实的外交态度,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美方此举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华“让步”!”
从历史经验看,过去在谈判期间,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出口政策往往呈现出“收紧—放松”的反复不定。王帆认为,此次情况也大致如此。
他表示,如果美国对华采取强硬的政策立场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仍可能以其他形式对中国施加不合理的压力,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中方应持续保持警觉,提前做好多方面的应对准备。
当经济这一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逐渐失去作用后,美国可能会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对华采取新的挑衅性政策,这种变化同样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虽然依然存在,但其影响力已明显减弱,这为其他领域的竞争与对抗创造了空间。未来,如何在非经济领域维持稳定,将成为中美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8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