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查人脸识别滥用,市民举报有奖!
近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北京市网信办的指导下,已有69家单位通过“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完成备案流程,相关部门正在逐步跟进,推动个人信息处理者依法依规开展信息处理工作。 当前,随着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加强监管、规范流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备案工作的推进,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企业在数据合规方面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对于公众而言,这既是信息安全的保障,也是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在数据使用日益频繁的今天,唯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信息的合法、有序流动。
据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处处长杨虎介绍,本月起,北京市网信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在交通运输、住宿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物流商贸、休闲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的专项治理工作。 此次治理行动体现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相关监管必须同步跟进。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提升了便利性,但若缺乏规范,极易引发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不仅是维护公众权益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悉,他表示,一方面将督促和提醒涉及个人人脸信息收集与使用的运营者及时进行备案,另一方面还将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围绕运营者在信息收集和保护方面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于未提供非人脸识别选项等违法行为,欢迎市民通过拨打12345热线进行举报,市网信办将认真受理并妥善处理,切实保障市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60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