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4.8万公里领跑全球,七成世界轨道由中国铺设
7月6日,据中国铁路官方消息,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工程规模最大、商业运行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完备、运营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国家。
根据《2024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43.12亿人,较上年增长11.9%;铁路货运总发送量为51.75亿吨,同比增长2.8%。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铁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方面的持续发展,尤其在春运、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间,铁路系统展现出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货运方面,尽管增速相对平缓,但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说明铁路在支撑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来看,铁路运输的稳步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506 亿元,投产新线 3113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2457 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6.2 万公里。
根据2016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规划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沪昆通道、广昆通道等已实现贯通。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显示出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执行力和战略定力。这些通道的陆续贯通,不仅提升了区域间的交通效率,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进程。未来,随着剩余部分的逐步建成,全国高铁网络将更加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注:“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则涵盖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这些通道构成了我国铁路网络的重要骨架,对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这些通道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也进一步拉近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特别是在推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动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随着相关线路的逐步完善,这些通道有望在促进全国一体化进程、提升综合运输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5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