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突破!我国首套40兆帕高压离心式压缩机正式启用,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7月14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石油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已于7月9日成功应用于我国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这一设备的投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油气装备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储备与调控能力。 此次国产压缩机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装备制造领域的持续进步,也彰显了国家在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部署。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向更深层次推进,技术自主化将成为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的关键。牙哈储气库作为重要的能源调配节点,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区域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设备的落地,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支撑。
目前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计划于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核心设备的投用,标志着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能源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彰显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随着国产化设备的逐步应用,未来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减少对外依赖,提升整体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这也为其他领域实现技术自立自强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介绍,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坐落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是我国首座在役深层凝析气藏储气库,同时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该储气库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组,日处理天然气能力达550万立方米,注气压力可达到40兆帕,电机功率为23兆瓦,显著提高了储气库的注气效率。
从报道获悉,这台国内首创的40兆帕压力等级储气库离心压缩机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部件和整机成套技术,经过严格测试,其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的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加快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的国产化进程,研发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持续进步,也标志着我们在关键设备自主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随着此类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
首创驱动结构在国内储气库机组中首次应用“变频电机、齿轮箱、高低压缸同轴”的紧凑型驱动方案,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整体投资成本。
创新的叶轮制造则应用了窄三元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成功研制出适用于高压、高效、小流量工况的模型级叶轮
优化高压缸转子结构,通过精确计算在高压工况下的转子推力,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量化分析,有效解决了密封难题。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也为相关领域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这种基于精准计算的技术改进,体现了工程设计中对细节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推动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采用“蜂窝结构反旋流密封”组合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在高差压环境下出现的密封变形与气体激振问题。这项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在复杂工况下对密封性能的精准把控与创新突破,为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随着工业设备向更高压力、更严苛环境方向发展,此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9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