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引爆育儿新政:全面生育福利将如何重塑中国家庭?
7月29日消息,昨日国家正式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无论家庭生育的是第一个、第二个还是第三个孩子,每个子女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持续至年满3周岁为止。
随后,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指出,“向有孩子的家庭大规模发放资金,在短期内将提升婴幼儿用品的消费需求,而从长期来看,将带动电器、汽车、住房、教育、通信、旅游等多领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这些新增需求有助于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长远角度看,人口数量的增加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章表示:中国亟需推出强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以遏制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势头。发放育儿补贴,是这一政策体系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文章写道:“从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来看,育儿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但力度要够大。目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投资饱和,很难找到回报高、长期效益好的项目。只有孩子是最好的“新基建”投资,通过中央财政把更多的福利给予养育孩子的家庭,一方面既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全国家庭养育0至17岁子女的平均成本为53.8万元。而三年内提供的育儿补贴总额,仅相当于这一阶段平均养育成本的2%。
假设每年出生人口为1000万人,每个孩子每年获得3600元的补贴,那么针对当年出生人口的补贴总额将达到360亿元。若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那么每年的育儿补贴总额大约为1000亿元。
我们建议根据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向家庭发放补贴,具体的政策方案如下:
为鼓励生育,政府推出现金补贴政策:每个一孩每月发放1000元补贴,二孩每月2000元,三孩及以上每月3000元,补贴持续至子女年满16岁或18岁。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经济激励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提升生育意愿。 从现实角度看,补贴金额虽有一定吸引力,但与当前高房价、教育成本等压力相比,仍显不足。尤其在一线城市,单靠每月数千元的补贴难以覆盖孩子成长中的主要支出。因此,政策效果可能受限于地区差异和家庭收入水平。此外,补贴年限至16岁或18岁,虽考虑了不同阶段的养育需求,但具体执行中如何界定年龄、是否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支出,仍有待明确。整体而言,该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的重要一步,但若想真正激发生育动力,还需配套更全面的支持体系,如托育服务、教育资源优化、职场女性权益保障等。
二是关于个税和社保的减免政策:对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实行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用减半;对养育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用予以全额免除(对于特别富裕的家庭,可设定一个最高补贴限额)。
三是购房补贴政策,具体可采取按揭利息返还的方式进行。例如,对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给予50%的补贴,对三孩及以上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额补贴(不超过规定的最高补贴限额)。
上述补贴金额约占GDP的2%至5%。虽然每年数万亿元的补贴看起来数额庞大,但要将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这仍然是必要的投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6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