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存养老钱?专家:女性养老需提前布局,退休年龄或迎重大调整
8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阎志鹏在近期公开表示,对于50岁以上的群体,应更加关注“缺口测算”,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财务和生活安排。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科学地进行个人财务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阎志鹏教授提出的“缺口测算”理念,实际上是在提醒中老年人群要提前评估自身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资金缺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这一观点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反映出当前社会对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注正在逐步提升。在政策支持和个人意识增强的双重推动下,更多人开始重视长期财务规划,这将有助于构建更稳健的养老保障体系。
需计算基本养老金与企业年金之间的差距,并与目标生活水准进行对比,通过个人养老金和商业保险来补足差额。他强调,这一阶段应注重降低风险敞口,逐步减少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做好医疗应急资金的储备,防止因意外支出影响养老储备的持续性。
阎志鹏特别指出,女性的养老问题应引起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双重关注。“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五年,但预期寿命却多出五到八年,加上婚姻中常见的年龄差异,许多女性将独自面临长达十年以上的晚年生活。”
这位专家还提出,应从制度层面给予女性更多支持:“目前个人养老金年缴存限额为1.2万元,对退休较早、积累时间较短的女性来说明显不够,建议将其提高至1.8万元或2.4万元,通过政策引导来弥补她们在时间上的劣势。”阎志鹏同时建议,金融机构应推出针对女性的专属养老产品。
此外,阎志鹏指出,养老规划的关键在于“时间杠杆”。他通过三胞胎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如果从10岁开始,每年存入1万元,连续存6年,到65岁时账户余额将达到344万元;若从16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9年,最终积累为293万元;而如果从25岁才开始,每年存1万元,持续40年,最终仅积累280万元。他强调,越早开始投资,复利效应越显著。建议20多岁的人应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利用较高的年化收益来积累财富。
30多岁的人需要在日常开支和养老规划之间找到平衡。可以运用“30元法则”:每天先存30元再进行消费,一年下来就能积累1万元,若持续30年并以8%的复利计算,最终积累的财富将达到137.2万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22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