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0A工艺启航,2028挑战1nm极限,芯片革命一触即发
8月17日消息,Intel在先进制程技术上已成功完成五代工艺的研发,历时四年。今年他们将开始量产18A工艺,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技术开发本身。
对于Intel而言,先进制程的研发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市场中实现真正的成功才是接下来的关键。在18A工艺完成之后,除了Intel自身计划推出的两款处理器外,还吸引了多家外部客户。此前有消息称,高通、NVIDIA以及苹果都可能考虑使用Intel的代工服务。这表明,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Intel仍在努力拓展其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影响力。
不过这些厂商目前尚未有确认的订单,18A能否从台积电手中分得一部分代工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根据英特尔的表述,即便没有外部客户的支持,仅依靠自身的产品线,18A工艺仍能保持盈利。毕竟,18A及其改进版的18A-P工艺预计将持续使用至2030年。
再往后就是14A工艺了,相比18A工艺会使用下一代的High NA EUV光刻机,从而进一步提高晶体管密度,预计会在2027年问世。
不过,14A工艺目前正面临关键抉择,CEO陈立武此前表示,如果无法找到外部客户,14A工艺可能将难以继续升级或建设新的晶圆厂。
接下来将是10A工艺,这标志着真正接近物理极限的1纳米技术节点,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预计将于2028年或2029年推出。
不过,英特尔并未公开10A工艺的详细信息,毕竟如果14A工艺未来也不再继续推进,10A的前景就更加不明朗了。
在10A节点之后,半导体工艺的下一轮技术极限挑战才刚刚开始。在这个尺寸下制造芯片难度极大,无论是芯片架构、半导体材料,还是相关生产设备,都需要同步升级。即便台积电、三星等领先企业,也尚未公布明确的技术路线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