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突围!央视力挺:国产系统引领未来科技新赛道
8月17日,央视财经栏目《对话》对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进行了专访,主题聚焦于“鸿蒙破局”。此次访谈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反映出鸿蒙系统在当前技术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国内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代表,鸿蒙的发展不仅关乎华为自身的技术布局,也承载着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期待。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鸿蒙的持续突破与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未来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今日,央视新闻官微发文称,没有自主系统=被卡脖子。
据了解,华为在过去六年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数百亿元人民币,每年有超过一万名研发人员参与其中,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战略定力。这一持续的高投入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决心。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样的投入对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鸿蒙的开发代码量已超过1.3亿行,并且核心基础代码已对外开源。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虞斌指出,国际形势倒逼核心系统安全,做出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是研究人员心里的愿景。
据2024年10月,华为发布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5.0。
关于这一版本跟过去所有版本最大的区别,余承东解释:“以前的鸿蒙是双框架的体系,鸿蒙的应用都由安卓体系内核支撑。但鸿蒙5.0开始,所有应用都迁移到了鸿蒙操作系统。”
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真正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构筑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难度很大。”余承东坦言。安卓与iOS系统二分天下的态势已经持续多年,“它们的生态积累很丰富,积累了上百万个应用。”从Windows Phone、Blackberry(黑莓)、Sailfish(旗鱼系统)再到三星的Bada,余承东列举了数个系统的失败案例,也将鸿蒙的研发形容为“非常大的冒险”。
“但是为什么有笃定呢?”余承东总结,“鸿蒙内核的先进性领先于这个时代。我们敢于使用新技术,设计标准也按照新一代来。能用一个操作系统解决所有端的,全世界唯有鸿蒙操作系统。”
这一过程中,余承东提到,鸿蒙系统实行“责任到人”制度,每个模块和每个开发接口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