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合作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
科技快讯中文站
11月29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2024(第七届)金融科技产业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在下午的“金融信创技术与应用主题论坛”上,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该报告立足于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和现状,总结了金融行业多年的创新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中小银行差异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和上云需求,旨在加快中小银行的上云进程,推动产业的发展。 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小银行的上云进程正在加速。报告不仅揭示了当前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这不仅有助于中小银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的共同努力,这份报告为行业内的其他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中小银行在上云过程中尤为重视安全合规问题,华为云金融云底座为银行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通过详尽的调研和深入的访谈,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小银行上云的现状与特点、上云需求、典型案例等方面,详细描绘了中小银行上云的最新进展与趋势。报告还深入分析了中小银行上云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在上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点,提出了专业的建议,为中小银行上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截至2024年06月,全国共有商业银行3936家,其中,中小银行3918家,占商业银行总数的99.5%,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银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以及一系列政府政策的出台,中小银行“上云”力度越来越大,这也进一步明确了云计算作为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的重要性。据调研显示,中小银行云服务渗透率达到84%,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在尚未采用云服务的中小银行机构中,超过六成表示有上云计划,市场需求增速预期良好。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反映了中小银行对新技术的积极拥抱态度,也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和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中小银行通过“上云”,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机会,有助于其在金融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预计中小银行将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展现出更大的活力与潜力。
然而,中小银行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面临很大挑战,安全合规是中小银行上云的核心关注点。报告显示,对于尚未上云的中小银行,上云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其上云的两个主要因素,安全性因素占未上云考虑因素的30.8%,同时有23.1%的中小银行关注云服务稳定性问题,合规性和服务稳定性位列“中小银行供应商选择考虑因素”的前两位。此外,中小银行在云化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包括交付能力、应用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企业对于在云环境中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的需求逐渐升温。对此,报告指出,中小银行上云应重点关注云厂商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弥补自身在技术水平和人才方面的不足。
面对金融行业的安全需求,华为云依托鲲鹏和昇腾技术,打造了一个具备韧性、敏捷、智能且自主创新的金融云平台,助力金融行业实现高效创新与智能化升级。华为云始终将安全、稳定及高质量置于首位,协助金融行业构建六层韧性架构,涵盖应用层、数据层、计算层、存储层以及华为云LandingZone和华为云确定性运维。同时,华为云建立了由1个安全运营中心和7层防护组成的“零信任”安全体系,已获得140项全球权威安全合规认证,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000名SRE运维工程师,全天候保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AI大模型云业务成为新引擎,盘古大模型推动金融行业创新与发展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小银行上云用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AI大模型与云计算的融合将为中小银行上云带来独特的机遇与价值。一方面,云计算作为算力基础,能够支持大模型的推理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云产品的集成,大模型的应用使得云计算系统的运维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借助AI大模型和云计算的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中小银行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与管理,还能显著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同时,通过AI大模型和云计算技术,中小银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中小银行还可以实现大量常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在AI大模型方面,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始终聚焦于行业应用,致力于解决行业难题,助力千行万业实现智能升级。盘古大模型包括“5+N+X”三层架构,具体为L0层的基础大模型、L1层行业大模型以及L2层场景模型,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今年盘古大模型5.0发布,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大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华为云盘古安全护栏凭借“数据防护、模型防护、内容防护、应用防护”四道防线,全面覆盖大模型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用户提供最佳的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此前3月,在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结果中,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凭借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盘古安全护栏”,成为业界首个在大模型可信领域获得卓越级(5级)评分的大模型产品。盘古大模型还以优秀级(4+级)通过中国信通院金融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成为首批通过行业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的产品。
在金融行业中,华为云盘古金融大模型广泛应用于风控、营销、投研、动产质押、理赔和客服等多个领域。该模型不仅具备金融知识文档问答、跨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多任务理解、代码生成/补全以及智能化软件交互集成等五大核心能力,还能够为各岗位员工提供专家级的智能助手服务,从而推动普惠智能金融的发展。此外,华为云提供的昇腾AI云服务,使得证券和保险等行业的企业能够快速构建自身的专属大模型,获得即时可用的强大AI算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持续创新。 从这一报道中可以看出,华为云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提供全面且高效的大模型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加速了金融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相信此类智能化工具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更加智慧化的转型。
近日,据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发布的《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报告,2024》显示,华为云在中国金融大模型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居首。这表明华为云在金融行业大模型的应用方面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华为云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金融行业对智能化、自动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华为云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反映了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的贡献。华为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也预示着未来金融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无限可能。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服务于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保险、证券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500多家金融机构,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未来,华为云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凭借其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智能化能力,帮助中小银行安全稳定地推进数字化进程,助力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