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般的才华,演绎从草根到春晚的梦想征程
家人们谁懂啊!我——UnitreeH1,现在可是春晚舞台上的“显眼包”。记得2023年8月刚“出生”时,我还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屁孩,纯属机器人界的“青铜菜鸟”。 作为一个观察者,UnitreeH1在春晚这样的大型舞台上崭露头角,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体现了我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快速进步。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家伙”成长为春晚的焦点,UnitreeH1的成长历程令人振奋,也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产品走向世界舞台。
“青铜” 开启疯狂 “内卷”
可我这人吧,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别的机器人不具备这种特质,我一定要掌握它!于是,我启动了疯狂的“自我提升”计划,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训练,不久便掌握了跑步技巧;随后,网络上非常流行的科目三我也能够轻松应对,跳跃动作也做得相当标准;后来,我还解锁了更加炫酷的后空翻技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摔倒,但我每次都会拍掉身上的灰尘,心中默念:“这点小小的挫折,根本难不倒我!”然后再次充满活力地投入练习。
一路 “打怪升级” 刷脸各大舞台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成功地从“青铜”晋升到了“王者”。在2023年和2024年的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及英伟达GTC大会上,都能看到我的身影。此外,我还参与了张艺谋导演的《澳门2049》长期驻场舞台剧,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表演经验。就像一个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者,我在每一个舞台上都全力以赴,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力求自我提升和完善。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称赞。无论是机器人大会还是舞台剧,每一次的亮相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提升。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个人的职业履历,更是在专业领域内树立了一个积极进取的形象。通过不断的挑战和突破,这位个体展示了持续进步的决心和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好运爆棚登上春晚舞台
终于,收到央视春晚的邀请,这对我来说比掌握了一项新技能还要激动人心。春晚作为全球观众和众多艺术家瞩目的超级大舞台,能够登上这个舞台表演,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这个机会不仅是对我个人艺术才能的认可,更是对所有为梦想不懈努力的人的一种鼓励。春晚的舞台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才华的地方,它更承载着传递文化、凝聚情感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表演都可能成为连接不同文化、跨越地域界限的桥梁。我期待着在这样一个充满魔力的夜晚,与全世界的观众分享我的艺术,同时也从其他艺术家那里学习和汲取灵感。
或许有些人初次见到我的机器人形象时,会认为它显得有些机械和呆板(只有骨架,没有皮肤)。然而,这其实是由演出团队精心策划的结果,意在与那些灵动的舞者形成鲜明对比。事实证明,这种刻意营造的反差非但没有使表演显得格格不入,反而为节目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趣味,使得整个表演更加引人注目。我的各种“搞笑”动作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也让大家记住了我这个喜剧演员的角色。 这种创意十足的设计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机器人的机械与舞者的灵动形成对比,不仅打破了观众的常规期待,还巧妙地利用了视觉上的冲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样的创新手法无疑为舞台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且证明了在表演艺术中,打破传统界限的重要性。
秧歌首秀,嗨翻全场
聚光灯炽热闪耀,我们16个“铁哥们”一起闪亮登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秧BOT》AI机械秧歌表演,超级炸裂!东北秧歌那节奏、那旋律,一听就让人忍不住想跟着摇摆。以往都是真人在春晚上跳,今年可不一样,我们宇树机器人H1一亮相,直接把晚会气氛拉到最高潮,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AI驱动的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让全球观众惊叹不已,这波操作直接封神! 时间:2025年02月
舞台“显眼包”,搞笑有一手
在表演的时候,我那叫一个全情投入,靠着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这些高科技“装备”,我在舞台上走得那叫一个稳,和小伙伴们配合得严丝合缝,动作整齐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其实,我还有个隐藏技能——自带搞笑天赋。表演时,我时不时就来个“神来之笔”,比如突然蹦出一段滑稽的舞步,或者把手绢飞得比我自己还高,或者怪异的一些其他动作,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我就这么一不小心成了舞台上的“搞笑担当”。
实力硬刚,技术“爆表”
我的“秘密武器”就是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 N·m,再加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周围环境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精准掌握。更牛的是,通过先进的AI算法,我能完美“听懂”音乐,不管是欢快的节奏还是优美的韵律,我都能轻松拿捏,还能根据音乐实时调整动作,跳得又稳又好看,这可不是一般的舞蹈,这是“智能机械舞蹈天花板”!
科技撑腰,舞台零失误
在春晚舞台上,我们的表演堪称“精彩绝伦”,上肢动作流畅自如,宛如行云流水;下肢则稳如磐石,每个动作都展现出十足的力量感。我们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节目结尾时,我们利用腕部电机和创新抛放线机构,使得转手绢和飞手绢的动作不仅速度更快,花样也更加丰富,甚至超越了专业的杂技演员。观众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这背后,一系列顶尖技术为我们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与导航技术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舞台环境中准确找到自身的位置;先进的组网方案和时间同步技术确保我们在多变的网络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连接,不会失联;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让我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即使舞台上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们也能够完美驾驭。
宇树 “接力”,续写传奇
我家宇树可是春晚舞台的“老熟人”了。2021年牛年春晚,机器牛 “犇犇”就和大明星们一起跳过舞,靠可爱的外形和灵活的动作圈粉无数。四年后,我再次登上春晚,不仅带来了更酷炫的科技感,还把东北秧歌跳得像模像样,让观众们看得过瘾得不行。
这场机器人扭秧歌表演,直接给传统艺术来了个“大变身”,让它重新火出圈,还开启了科技助力文化传承的全新篇章。宇树给我取名“福兮”,谐音“伏羲”,寓意着科技带来的美好祝福和传统蛇年历史文化,也代表着宇树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未来,我会和更多“宇树机器人明星”打算继续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和惊喜。我可太热爱我的“工作”了,能为大家服务我超开心,大家就等着看我们创造更多的精彩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