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5000元/月起征点提高难度大,纳税人压力不容忽视
科技快讯中文站
11月23日获悉,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指出,减税措施未必能直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需全面考量各种因素。减税虽能在短期内刺激消费与投资,但长期效果还需结合其他宏观经济环境及市场反应来综合评估。政府在考虑税收政策调整时,应更加注重政策的综合性与协调性,确保其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近年来,减税降费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使市场主体和个人受益匪浅,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显而易见。然而,若过度依赖税收优惠,则可能削弱税收在宏观调控中的功能,甚至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税收政策应当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稳定的关系,确保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又不至于损害财政健康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更加注重长远目标,避免因追求短期效果而牺牲长期利益。这样的策略不仅有助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能增强国家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持了吕冰洋的观点。 这样的表述不仅保留了原意,还通过“进一步支持”这一措辞强化了田志伟研究成果与吕冰洋观点之间的一致性,暗示两者在某些核心议题上存在共鸣或互补的关系。这样的改动既简洁又富有深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田志伟的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际上都削弱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只有当纳税人的比例超过全国就业人口的60%,个人所得税才能有效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的数据,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超过七成的人无需缴纳个税。在剩下的不到三成实际缴税的人员中,有六成以上的人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低。
根据法规,2024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年收入6万元,即月收入需达到5000元以上。
不同于上述专家的观点,格力电器的董明珠曾提出要上调个税起征点,建议从每月5000元提升至10000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1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