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2025
02-15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科技资讯
jinting
围观4412次
0条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5日 08:42:32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揭秘捷克水坝建设背后的惊天内幕:8只河狸2天完工竟然遭遇7年拖延!

   近日,可爱的大型啮齿动物河狸再次成为焦点。多家媒体报道称,在捷克的一座已搁置七年的水坝项目,竟然在一到两天内被一群河狸解决了,从而节省了约90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图片来源于网络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看完是不是很难不感叹一句——这“河(合)狸(理)”吗???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图片来源于网络

8只河狸用2天完工,捷克水坝竟拖延7年: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

   河狸确实具有很强的生态修复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它们来解决河流治理问题。人类的水利工程与河狸筑坝行为虽然都能影响河流形态,但两者并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未来,或许可以在某些区域尝试结合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效果。然而,全面放弃人类的治理措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可以确定的是,许多报道中提到河狸的水坝可以在一夜间或两日内建成,这显然是夸大的说法——如同其他历史上的“一夜城”故事一般,河狸筑坝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成。

   不过,当大坝最终合龙时,水位的上涨可能在一两天内就能看到。如果周边的人在此之前没有留意过大坝的建设过程,他们或许真的会误认为大坝是在一两天内建成的。

   这个蓄水的一夜,恐怕也不是发生在最近。

   这道“水坝”所在的捷克Brdy保护区的官网上有发布关于河狸的新闻,其中提到它们修建了水坝,改变了水位,还配上了照片——然而这则新闻发布于2023年1月25日。没错,是半年前。

   捷克 Brdy 保护区的官网上关于河狸修建水坝的新闻

   河狸筑坝完成后,保护区湿地的现状如何。图片来源:捷克Brdy保护区官方网站

   另外,这座水坝的实际规模并不算大。捷克电视台CT24就此事采访了动物学家Jiří Vlček。他指出,如果完全由人类来完成这个项目,大概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个简短的报道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工程规模不大,但专业人员的介入似乎让整个项目的实施变得更为谨慎和复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简单的工作是否有时也会被过度设计或处理?或许,对于一些小型项目而言,适当简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反而能够提高效率,更好地平衡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从 Brdy 保护区的官网上河狸坝的照片来看,这也确实不是什么大规模的工程,就是正常的河狸坝,目测高度在一米左右,宽度不超过几十米。

   既然如此,Brdy保护区的局长在采访中透露,通过实施新的管理措施,大概能省下3000万捷克克朗,约合900万人民币。这一数字引起了广泛关注,毕竟900万人民币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节省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这笔钱可以用于保护区内的生态修复项目或进一步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管理层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以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不过,一星期就能筑成的坝,无论如何不可能这么贵吧?

   看到这里,在这次“河狸助人”的事件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段水域的治理工作,似乎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推诿与扯皮之中。 这段叙述让我联想到,在环保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是否足够健全?当面对复杂的环境治理问题时,如何有效整合资源,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此外,公众对这类事件的关注,能否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也是检验社会治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准。

   捷克西波西米亚大学的学生 Bejčková Marie 在 2019 年写成的学位论文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问题的焦点,就在负责该流域的上级机构,伏尔塔瓦河水资源管理处。

   故事要从 2002 年的 8 月讲起。当时,两个低压区从意大利北部移动到了中欧,给克拉巴瓦河带来了连续数日的大雨。

   227毫米的降雨导致河流泛滥,水库水位以每小时23厘米的速度上升,几乎达到了水库的最大容量。

   很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现有的基础设施已经难以应对新的挑战,因此河道治理工程被重新提上议程。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现有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预防措施。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现象越来越频繁,传统的水利设施在面对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显得力不从心。通过重新规划和治理河道,不仅可以提高防洪能力,还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的管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这不仅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克拉巴瓦河属于伏尔塔瓦河水资源管理局的管辖范围,所以沿河的罗基察尼市政府委托管理局规划了一个治理方案,加宽河道,沿河修建 1 米高的混凝土墙。

   但该计划未能实施。它不仅外观不佳,而且仅保护了市中心区域,反而将洪水压力转移给了上下游地区。

   洪水到来时,下游的其他城区可能将承受更为严重的冲击;若真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便是高高的混凝土墙也无法完全阻挡汹涌的水流,最终这些积水也将无处可去。 这样的情况让人不得不担忧,现有的防洪设施是否能够真正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城市的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更加重视这些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同样重要,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市民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总之,这是一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引发了众多市民和环保团体的强烈反对。

   更重要的是,该方案中涉及的部分河道属于私人财产,这些业主不同意的话,整个项目将难以推进。目前看来,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政府需要在尊重私有财产权的同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公众也应参与到讨论中来,共同探讨如何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

   时间一拖就到了2018年。这一年,忍无可忍的市政府决定重新开始,聘请了外部的专业设计师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治理方案。

   这套方案明显要更加科学,放弃了混凝土墙而改用更复杂的堤坝系统。它也考虑了市民日常通行游玩的需要加入了楼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还加入了上下游河床的复合治理项目。

   不料,该新提案被摩西瓦纳水资源管理机构驳回。

   名义上,这是出于项目范围的分歧。新方案基于要求的治理范围比旧方案更广,管理局坚持自己旧方案的分析结论,拒绝批准超出的部分。

   实际上这是否涉及双方官僚机构之间的多年积怨,大概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明白了。

   无论如何,新的计划陷入了僵局。截至2019年论文写成之时,作者Marie依然对谈判抱有希望。然而,从后续报道的缺失来看,谈判似乎并未取得显著进展。 这样的情况表明,尽管各方都表达了积极的态度,但在具体实施步骤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Marie的坚持或许能够为未来的协商带来一线转机,但目前看来,双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共同点。这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的国际或跨领域合作项目时,耐心和灵活性同样重要。

   好消息是,附近的一处河道整治工程没有遭遇延误,顺利完工。

   这条河道长度为半公里,治理内容包括重新铺设河道和修建泄洪区,造价为1724.5万捷克克朗,约合500万人民币。据资料显示,前述关于大坝的造价约为900万人民币,这一对比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 从整体来看,此次河道治理工程的投资规模较大,但考虑到其对防洪安全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投入无疑是值得的。河道治理不仅能有效防止洪水灾害,还能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在资金使用方面,是否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严格把控成本,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河狸筑坝的帕德斯基湖位于罗基察尼市附近,可能是克拉瓦河综合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也可能与其他相关项目有关,但总体上都由伏尔塔瓦河管理局负责管理。

   这部分的治理极可能也陷入了同样的官僚扯皮之中。CT24 电视台的报道里说:“管理局正在协商项目的范围和土地所有权问题,结果进度被河狸赶超了。”这个协商究竟是怎么个协商法,也只能任凭读者想象了。

   而这件可能是一年前发生的事件,最近突然成为了新闻热点,或许是由于协商的各方终于无法忍受而采取了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在CT24的捷克语新闻和CzechRadio的英语新闻报道中,均未联系到伏尔塔瓦河管理局的相关人士进行采访。

   由此看来,900 万人民币的报价,更可能是也是当事人的泄愤之语——实际上,参考刚才提到的另一个项目,900 万的这个报价应该包括了区域河段的整体治理,而不仅仅限于筑一道小坝。

   不管怎样,河狸至少完成了一项任务,即提升水位,从而造就了新的湿地。

   Czech Radio 的报道里动物学家夸奖了河狸,说“让人来选址也选不出更好的”。(这也许就是中文报道中“选址与保护区规划的地点一致”这个说法的信源吧)

   其实,在这一特定案例中,河狸挑选适宜的位置并不算太难。

   由于其大坝所在的地点原本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引水渠。人类进行的引水工程通常与当地的自然水文分布不符(否则就不需要人工干预了)。这表明,尽管人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分配的问题,但同时也可能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从而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新挑战。 这种人为改造自然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某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引发更多复杂的生态问题。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反过来说,把人类挖掘的水渠堵塞,对于河狸而言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自然力量与动物本能之间的巧妙合作,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狸通过简单的筑坝行为就能达到人类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效果,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更高效地进行环境修复和保护的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学习借鉴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河狸确实是天生的建筑师,它们建造水坝和小屋的能力令人惊叹。然而,这种才能主要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非直接服务于人类或整个生态系统的福祉。 发表的看法观点:河狸的行为展示了自然选择的力量,尽管它们的工程活动对生态系统有间接的积极影响,比如创造湿地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但这些行为的初衷仍然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提醒我们,即使是最具天赋的非人类物种,其行动的核心驱动力依然是自利。因此,在考虑如何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时,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思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整体影响。

   所以,河狸也曾多次给人们带来困扰。例如,在捷克,河狸之前曾导致田地和铁路被水淹没。在其他有河狸分布的区域,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在阿根廷和智利,河狸甚至被视为入侵物种。

   二战后,大量美国爱达荷州的居民移居到了乡村地区,这一现象引发了与当地原有河狸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说,河狸啃食树木并筑坝,导致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人口增长和自然栖息地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不断扩张居住区域,这不可避免地侵占了野生动物的传统领地。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建立保护区,或采取科学手段控制河狸数量,同时保护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尽管爱达荷州的河狸数量因长期猎杀而锐减,当地政府不愿意随意消灭河狸,于是捕获了76只河狸,通过飞机和降落伞将它们投放到附近的山区,并保存了相关视频记录。

   说到底,只要河狸不成为入侵物种,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正面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但这些贡献并不总与人类的利益完全吻合。

   有河狸天然分布的地区,确实应该鼓励它们筑坝——只要我们不对它们抱有过高的期望,不指望用它们来完成人类的工程项目。河狸的活动对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比如改善水质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然而,我们也需要合理规划,确保这些自然行为不会干扰到人类的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自然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河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它们并不能替代人类在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努力。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动物及其生态功能,我们可以找到更和谐的方式来共存。

   策划制作

   作者丨范岗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黄乘明 海南大学教授

   策划丨徐来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news9999.cn/arts_content-4578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科技快讯中文网-www.news9999.cn)
最新发布 三大运营商将精简套餐提升资费透明度,微信语音转文字功能灰度测试,京东布局七鲜小厨新生态  2025-07-23 08:16:15 阿里云通义千问 Qwen3-Coder 开源:480B 参数+256K 上下文,性能直逼 Claude Sonnet4  2025-07-23 08:07:04 荣耀高管罗巍否认一英寸、一镜双目配置:硬核设计观引争议,三年超越计划曝光  2025-07-23 07:48:59 欧盟或批准苹果App Store新规,避免每日5000万欧元罚金  2025-07-23 07:48:15 影石Insta360首曝无人机专利图:360°全景拍摄+模块化革命  2025-07-23 07:29:47 三星S25 FE重磅升级:前置影像革新,LTPO屏幕更省电续航更强  2025-07-23 07:28:36 麒麟9系直屏旗舰!华为Pura 80标准版震撼预售,性能与颜值双爆表  2025-07-23 07:12:10 苹果 watchOS 26 开发者预览版 Beta 4 正式发布,智能手表系统再迎重大升级  2025-07-23 06:43:47 国内首台能干会玩的人形机器人来了!星动纪元发布星动L7引爆未来科技  2025-07-22 14:18:46 macOS 15.6 RC震撼登场:全新功能引爆科技圈  2025-07-22 12:18:07 苹果 macOS 15.6 RC 更新现小插曲:26 Tahoe 测试版悄然推送,界面大变身  2025-07-22 12:17:34 超耐用折叠新标杆!三星Galaxy Z Flip7首获欧盟能效认证  2025-07-22 12:17:15 AC-Cache亮相PPOPP,腾讯云GooseFS与厦门大学共创存储新范式  2025-07-22 12:15:03 英伟达联发科AI PC芯片遇阻:设计调整与微软系统进度成关键阻力  2025-07-22 12:14:43 奥尼4K摄像机引爆P&I2025,直播涨粉新革命来袭  2025-07-22 12:14:11 2999元入手!苹果11英寸iPad A16国补后仅2197元,限时优惠太香了  2025-07-22 12:12:47 荣耀 X70 首销三日登顶全品牌销量榜首,引爆市场热潮  2025-07-22 12:09:06 三星新一代可折叠OLED震撼登场:坚固性狂飙2.5倍,未来触手可及  2025-07-22 11:59:41 长江存储2026年或成NAND市场新势力,国产产能占比将突破15%  2025-07-22 11:47:49 小米昆仑N3伪装车首曝,或将于2025年底震撼登场  2025-07-21 15:56:21 华硕战杀24震撼登场:949元解锁23.8英寸240Hz超感视觉新体验  2025-07-21 15:45:14 三成车主拒付车联网费用,智能汽车烧钱路在何方?  2025-07-21 15:43:30 因系统故障,阿拉斯加航空突发全面停飞  2025-07-21 15:38:35 诺基亚回归!HMD 102 4G 搭载 DeepSeek AI 助手,仅售 169 元引爆市场  2025-07-21 15:26:52 三月狂降458元!iReader Ocean 4 长续航版跌破千元大关  2025-07-21 15:26:17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5友情链接交换
文化潮流网  |  数界探索  |  文化新视界  |  深度文化说  |  智慧科技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2015-2025 科技快讯中文网 时光记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25016403号-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用户投稿  关于我们

页面执行时间0.0090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