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之味:海关惊现1.2公斤生腌响尾蛇,气味刺鼻惊人
2月16日消息,潮汕地区的生腌菜品多以海鲜为主料,具有鲜美可口、鲜嫩的特点。其中生腌虾、蟹、螺等菜品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最近却有一种新奇的生腌食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腌响尾蛇。 这种独特的生腌响尾蛇菜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一道新颖且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能够满足一些食客追求刺激和独特口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人对食用响尾蛇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同时也涉及动物保护的问题。无论如何,这一现象反映了地方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需要关注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
日前,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进境邮件中查获了1.2公斤的生腌响尾蛇。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响尾蛇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非法进出口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对生态平衡构成了潜在威胁。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加强监管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并通过教育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
据介绍,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的关员在对一件申报为“零食”的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机检图像存在异常,且该邮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所有入境邮件都经过严格检查,避免潜在的危险品或违禁品通过邮递渠道进入国内。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在邮寄物品时要如实申报,以免因申报不实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开拆查验后发现邮件内是一个塑料罐,罐体上有明显的二次包装痕迹。罐内装着用盐腌制的响尾蛇尾巴,重量达1.2公斤。这一事件引发了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执行力度的关注。尽管这种邮寄方式可能涉及非法交易,但具体细节还需进一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品的跨境运输不仅违反了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也可能带来公共卫生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包裹的监控,以防止非法交易活动以及潜在的健康威胁。
目前,该邮件已按规定暂不予放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规定,禁止寄递(生或熟)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进境。
有广东网友看后表示“潮汕生腌没有用过这种食材”“肯定不是我们广东的”。
资料显示,响尾蛇是一个涵盖响尾蛇属和侏儒响尾蛇属爬行动物的总称,其尾部末端具有一系列的角质环,这些角质环实际上是多次蜕皮后遗留下来的组织。
当遭遇敌人或进行剧烈活动时,响尾蛇会迅速摆动其尾部的尾环,每秒可以达到40至60次的频率,从而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这足以让许多潜在威胁望而却步,甚至完全避开。因此得名响尾蛇。 这种独特的防御机制不仅体现了生物进化的奇妙之处,也展现了自然界中物种为了生存而发展出的多种多样的适应策略。响尾蛇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了与捕食者的直接冲突,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世界中的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