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撞机惊心动魄:失事黑鹰直升机谜团揭秘
2 月 1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珍妮弗・霍门迪表示,华盛顿撞机事故现场调查已结束。最新调查进展显示,事故中的“黑鹰”直升机与客机相撞前正在进行考核飞行,可能未能听到塔台发出的关键指令。
另外,霍门迪还透露了两架飞机相撞前的通讯细节:机场塔台首次提醒“黑鹰”直升机时提到,有一架飞机正在盘旋,准备进入跑道。然而,根据直升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数据,“正在盘旋”的信息可能未被机组人员注意到。随后,直升机机组回应塔台称已看到那架飞机,并请求进行“目视隔离”,这一请求也得到了塔台的批准。
报道还提到,调查团队认为,当时直升机的机组人员可能使用了夜视镜,但事故地点周围过多的人造光源可能对飞行员的视线造成了干扰。所谓“目视隔离”,是指依靠飞行员的肉眼观察,确保两架飞机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碰撞。
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晚,一架美国国内支线客机在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晚与一架美军直升机在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上空发生相撞,随后两机坠入河中,导致机上共67人全部遇难。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救援人员宣布,此次严重事故中的67名遇难者遗体已全部找到,并且所有遇难者的身份都得到了确认。 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尽管现代航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事故调查必须细致入微,不仅要找出事故的具体原因,还要深入探讨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在未来重演。同时,这也凸显了不同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繁忙的空域内,需要确保所有飞行器的安全距离和有效的通信。希望这次事故能成为改进航空安全措施的重要契机。
相关阅读:
《美航管局:近日,有关方面正在考虑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对直升机实施永久性飞行限制措施。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噪音污染,并提高机场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空中交通拥堵,提升航空安全水平。 我个人认为,这项提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尽管直升机对于紧急救援、医疗转运等任务至关重要,但其频繁起降确实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通过实施这种限制措施,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需求,既保障了必要的航空服务,又有效减轻了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与挑战,确保政策的顺利落实。
《美国华盛顿特区撞机事故 67 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
《美国华盛顿特区撞机事故最新调查进展公布:两个黑匣子数据已下载,38 名遇难者身份确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6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