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清华大学与鲲鹏昇腾共谱科教创新新篇章
2月13日,清华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自强科技楼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以下简称“卓越中心”)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尹霞,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教授李水清,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华为北京研究所所长姜向中,华为公司北京总经理张东亚,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卓越中心副主任、教授薛巍与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华为计算产品线、安信军团、北研高校系统部等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水清主持了此次签约仪式。
未来,双方将借助卓越中心,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领域深化合作,进一步在其强势学科上培育更多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构建智能时代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签约仪式
在致辞中,曾嵘表示,清华大学与华为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数据库技术和自动化性能建模方面,双方共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曾嵘期待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增强国产计算系统的生态系统,促进卓越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
汪涛指出,算力是数智化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去5年,华为打造了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和面向AI计算的昇腾两大计算产业,并携手伙伴构建了基础软硬件、行业应用及开发工具套件等完整产业生态,为世界构建了新的选择。汪涛强调创新的基础是人才,面向未来,只有构建基于鲲鹏、昇腾的原生生态体系,更好地服务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才能持续引领创新。华为将积极助力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依托卓越中心,以科研、产业、竞赛课题驱动,培养顶尖数智化人才,聚焦体系架构、计算加速等核心领域攻坚,并联合清华专家赋能交叉学科和行业应用,共同助力智能化产业发展。
华为常务董事、ICT 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
活动现场,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阐述了华为在计算产业的重要突破、生态建设及人才培育计划。卓越中心副主任薛巍根据卓越中心的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数智时代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培养人才、推动科研创新和促进生态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响应这一趋势,我们设立了基于鲲鹏昇腾技术路线的校级生态合作平台——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该中心将聚焦于高校在计算产业前沿课题的研究、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研究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致力于源源不断地向产业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并孵化和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并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