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市场震荡!三大巨头或将DDR4 RAM告别舞台
2月18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DRAM内存芯片价格持续下滑,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厂商计划在2025年内停止生产DDR4内存。这一决策反映了当前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技术升级的压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这些厂商必须调整产品线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这一变动将对全球内存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可能推动行业加速向更先进的DDR5等技术过渡。
要知道,至今,DDR3内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三大厂商也是在去年年底才开始逐渐停止生产。
DDR5虽然虽然已经成为绝对主流,但是DDR4远未到被彻底淘汰的地步,尤其是在不少行业领域,这么急着就停产,确实意外。
数据显示,2025年1月,DDR4 8Gb颗粒的大宗交易批发价为1.75美元左右,4Gb颗粒则是1.3美元左右,均比上月下跌了6%,并且已经是连续五个月下滑。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存储芯片市场的价格波动似乎没有减缓的迹象。这种持续的价格下跌可能与市场需求减弱以及供应过剩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上的存储芯片供应量不断增加,而需求端则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导致价格承压。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这也提醒投资者要对这一领域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因短期的价格波动而做出过度反应。
8GB颗粒在2023年3月经历了一轮大幅度的价格下滑,而4GB颗粒则是在2023年4月出现了自那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种价格波动反映了当前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技术进步使得更高容量的存储颗粒成为主流,但较低容量的颗粒如4GB依然在价格上表现出显著的波动。这可能预示着低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可能是因为供应链上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暂时性的供应过剩。对于消费者来说,短期内这无疑是一个寻找性价比产品的黄金时期,但对于制造商而言,则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市调机构Omdia预测,DRAM内存颗粒的价格下跌趋势将持续至今年下半年,无论是DDR4还是DDR5都难以幸免。预计上半年的跌幅将达到10%,而下半年还会继续下跌5%。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DRAM市场的价格波动似乎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触底的迹象。这种持续的降价可能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存储设备的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然而,对于制造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者提高生产效率来应对这种持续的价格压力。此外,这种长期的价格下滑也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进而影响未来产品的创新速度和技术进步。因此,如何在短期内应对价格压力并在长期内维持竞争力,将是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未来,DDR3、DDR4内存颗粒的订单必然会转向中国内地的长鑫存储,以及中国台湾的华邦、南亚等,夏季之后甚至可能出现短缺。
南亚还预测,DRAM行业的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预计今年上半年将迎来复苏的曙光。
就在去年底,长鑫存储在静默中已经开始量产并出货DDR5颗粒,并且正在推进下一代15nm制程工艺的研发,计划在今年内完成开发工作,预计于明年的下半年实现商业化量产。 当前时间:2025年02月。
长鑫存储的DDR4和LPDDR4X DRAM颗粒主要使用17-18nm工艺进行生产,这一技术在当前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长鑫存储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将有机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并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高端存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5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