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解除,品质重启:良品铺子产品重返市场,信誉再现辉煌
科技快讯中文站
11月19日讯,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一则官方公告,对之前备受关注的“良品铺子配料表疑似造假”事件给出了初步调查结果。 从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透明度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任何有关食品质量或标签不实的信息都能迅速传播开来,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不仅关乎良品铺子的品牌声誉,也反映了市场监管部门在回应公众关切方面的效率与决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公开透明处理方式,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并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据官方情况通报显示,博主现场举报的良品铺子“桂香坚果藕粉”产品,经安徽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发现涉案批次产品及其原料中并未出现配料表以外的木薯成分。同样地,良品铺子“酸辣粉”粉饼在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的检测结果也表明,其成分符合配料表上所列的红薯成分。 从这一系列检测结果来看,相关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和专业检测机构的公正检测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安心。这不仅澄清了消费者的疑虑,也体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效运作。同时,这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举报,并相信相关部门会给予公正处理。此外,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与自查自纠能力,确保产品的安全与透明,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信誉。
这意味着,良品铺子的桂香坚果藕粉和酸辣粉经过检测,其成分与配料表完全吻合,这表明打假博主所举报的多项内容并不成立。无论是关于“藕粉中掺杂廉价木薯粉”的说法,还是“粉饼中没有粉”的质疑,似乎都成了无稽之谈。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产品真实性的关注日益增加,这是非常积极的现象。然而,面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质疑声,企业也需要通过透明化生产和加强质量检测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公众人物在发布信息时也应更加审慎,避免误导消费者。此次事件最终证明了正规渠道的产品质量是可以信赖的,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消费决策过程中,保持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11月19日开盘,良品铺子的股价在经历了连续七天的波动下行后,迎来了强劲反弹。当日收盘时,该股涨幅达到3.29%,总市值定格在49.16亿元。 这样的市场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良品铺子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股价的回升不仅体现了市场对该品牌长期发展的看好,也可能是企业近期采取的一些积极措施初见成效的体现。未来,如何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将是决定良品铺子能否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关键因素。
良品铺子:已固定证据并起诉
11月18日晚,随着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通报的发布,良品铺子迅速作出回应,表示经过初步核查,相关产品在公司及其生产商今年多次送检中,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此次事件涉及的产品在2024年1至9月期间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小。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尊重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良品铺子的官方微博上,他们详细阐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这一举动表明良品铺子对于公众舆论的重视程度。通过主动澄清事实,企业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解,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感。透明度和诚信是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而此次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积极沟通策略值得肯定。
据良品铺子透露,截至11月15日,公司及相关生产商、原料商已对“桂香坚果藕粉”(210克)和“酸辣粉”(138克)产品进行了多次检测,共提交了12份和13份检测报告。这些报告涵盖了举报人所投诉的7月份之前的原料批次(3月10日、6月20日、8月13日批次)。经过专业检测机构的交叉验证,结果显示产品均符合标准。“桂香坚果藕粉”中未检测出木薯成分,“酸辣粉”中则检测出了红薯成分。
同时,良品铺子表示,之前有五名举报者,包括“松哥打虎”和“赏金猎人灰烬”,他们闯入了公司的总部大楼进行所谓的“维权”行为,并在监管部门调查过程中,广泛传播了一些不实信息。
良品铺子表示,这不仅对其声誉、业务造成了严重损害,也让一线员工承受了巨大的网络暴力,更对上下游数万从业者生计造成冲击。
良品铺子方面表示,两名举报人通过视频散布的“酸辣粉里没有粉”等不实言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引发了社会不安情绪,影响极其负面。目前,良品铺子已经收集并固定了相关证据,计划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对这两名举报人提起诉讼,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截至目前,良品铺子的“桂花坚果藕粉(210克)”和“酸辣粉(138克/120克)”两款产品已重新上架。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上,藕粉产品的展示页面特别添加了无质量问题的声明,这一举措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据观察,近一周内,这款藕粉已有超过200人下单购买,累计销量已突破3万份。与此同时,酸辣粉产品在短短24小时内便吸引了超过100位新顾客,回头客数量达到了374人,累计销售量也超过了8000份。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良品铺子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都持有较高的认可度。尤其是藕粉产品,通过明确的质量保证声明,成功地提升了潜在消费者的信心,从而促进了销量的增长。而酸辣粉则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众多回头客的喜爱。这两款产品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良品铺子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上的精准定位,同时也展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的重要性。
打假博主坚持立场:持续揭露真相,诚邀公众提供线索。 此修改旨在强调打假博主的坚定立场和开放态度,希望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共同维护真实与公正。通过这样的调整,内容更显积极主动,同时也传递出博主愿意倾听社会各界声音的信息。
本次打假行动的两位博主在收到官方回复公告以及良品铺子的起诉通知后,迅速发布了回应视频。在视频中,两位博主表示他们对送检样品和检测报告的具体细节仍持有疑问。 从这些博主的回应可以看出,公众对于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需求依然强烈。面对企业的法律行动,博主们选择公开表达疑虑,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消费者权益的关注,也反映出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下的复杂性。企业和博主之间的这种互动提醒我们,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提示相关监管部门需要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反馈,并确保其调查结果能够经得起质疑和检验。
据博主“松哥打虎”透露,在官方公告中,并未查证到木薯相关的进货、入厂、生产记录,并不能完全排除其实际存在隐瞒添加的可能性。此外,官方公告中并未明确指出,良品铺子、生产厂商送检的产品批次是否与博主举报的7月之前的产品一致。博主“灰烬”也指出,官方应该对博主现场提交的检测结果报告进行核实,并给出明确的回应,否则很难让公众信服。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需要更多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官方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仅需要公布相关数据和信息,还应更加严谨地核实各方提供的证据,确保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这样才能有效恢复消费者信心,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两位博主还指出,在收到举报后,审核流程不应仅依赖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检测报告来得出结论,而应公开征集并购买疑似有问题批次的产品进行送检,通过多方对比来确定最终结果。因此,他们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手中保存的上百份样品送检,并呼吁有能力检测产品来源的实验室与他们取得联系,共同参与检测工作。
博主手持样品,透露出将要进行一系列的送检工作。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博主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也向公众展示了其严谨的态度。通过逐步送检的方式,博主不仅能确保每一件产品的质量都达到高标准,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可靠的购物指南。这种负责任的行为值得肯定与鼓励,它有助于建立更加透明和信任的消费环境。 (此段为根据原句稍作修改并加入个人看法的内容)
两位打假博主发起了一个行动,呼吁在2023年7月1日前购买了相关产品的消费者与他们取得联系。博主们承诺,将会购买这些产品进行送检,以确保产品质量。 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打假博主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决心。这种行为对于提高公众对商品质量的警惕性以及净化市场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这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更加谨慎,并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视频中,两位博主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面对不利判决的心理准备,包括可能被指控污蔑企业和伪造证据而入狱,但在那之前,他们希望能够查明事实真相。 这一表态反映出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在追求真相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信息的真实性与法律边界之间的界限。这不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挑战。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维护法律尊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1月19日下午,两位人士再次发布了一段视频,详细解释了他们是如何远程购买样品进行送检的过程,并披露了在6月的产品批次中,某藕粉产品被发现含有木薯成分的具体情况。据其中一位透露,通过这种调查手段,他们已经成功地对农村生活博主“东北雨姐”所推广的商品以及知名品牌“周氏”藕粉中的掺假行为进行了举报。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揭示了市场上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展示了消费者利用自身力量揭露不法行为的可能性。这表明,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成为推动市场透明度和诚信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也提醒相关企业和平台必须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和消费者反馈,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博主展示其送检过程
在该视频中,博主“灰烬”透露,良品铺子的代工厂——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在收到他的举报后,竟提出给予他奖励金,并希望与他协商撤销投诉和举报。 这种行为不仅反映出某些企业在面对负面舆论时的短视策略,还暴露了行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规范操作。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试图通过金钱来掩盖问题或影响公众的判断。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忽视,也可能损害企业的长期声誉和发展前景。因此,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其个人账号中,“灰烬”发布了一段视频,提到在今年4月就发现了代工厂燕之坊涉嫌在葛根粉中掺入木薯粉的问题。经过检测验证后,他于6月向厂商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7月案件成功立案。在完成举报之后,“灰烬”注意到该厂商从7月开始生产的产品批次已经完成了整改,不再检测出木薯粉掺假的情况。这成为了此次举报事件中,两位博主反复关注产品批次的核心原因。
据“灰烬”所述,其与代工厂就收取奖励金以及撤销举报一事的通话录音即将发布。然而,截至当前,该录音证据仍未对外公布。 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公众对于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依然很高。尽管“灰烬”的爆料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其提供的证据却迟迟未能面世,这无疑增加了事件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人们对真相的渴望变得更加迫切。此外,这也反映出在信息传播日益快速的今天,证据的真实性与透明度成为了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避免谣言的传播,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新消费日报观察到,这两位博主在官方公告发布之后,主要针对藕粉产品中可能掺杂木薯粉的举报进行了详细回应。然而,对于同样由官方认证的红薯粉粉饼检测结果正常这一信息,博主们却未予以正面回应。 从这一现象来看,可以推测博主们可能更加关注那些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对于检测结果正常的商品,则可能认为没有必要过多强调。这种选择性回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澄清某些质疑,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公众对其他未被提及的信息产生疑问,从而影响其对博主的信任度。因此,博主在进行内容发布时,应当全面考虑信息的透明性和完整性,以增强公众对其内容的信任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7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