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到现实:何小鹏解读人形机器人叩门千家万户的科技未来
2月21日的报道显示,近来国内机器人行业热度不减,特别是在春晚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相关的公司也因此备受追捧。
在汽车圈,小鹏汽车同样在机器人领域有所涉足并进行了战略布局,去年11月还推出了AI人形机器人Iron。
不过,与行业内的一些狂热追随者相比,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显然展现出了更为理性和精准的洞察力。今天下午,他在微博上表示: 何小鹏的这一观点再次凸显了他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独到见解。他不仅关注行业的热度,更注重从长远角度审视技术和市场的真正潜力。这种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无疑为小鹏汽车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近期人形机器人市场十分火爆,我最近与几家顶尖企业进行了交流,其中包括宇树的王兴兴以及优必选的周剑。
总的来说,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自动驾驶L2初级阶段,但大家都期望尽快实现能够量产且具备商业价值的L3初级能力。这一跃升将是数十倍能力和难度的跨越,也是小鹏Iron机器人追求的目标。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要实现这一跨越不仅需要在硬件性能上进行大幅度提升,还需要在软件算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如何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机器人能够稳定、安全地完成任务,这需要大量测试与验证工作。因此,小鹏Iron机器人设定的这一目标不仅是对自身研发实力的一次考验,也将为整个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然而,与自动驾驶技术不同,自动驾驶的L3级别或许已经能够实现一些基础功能,但要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可能需要达到类似于iPhone4所带来的革命性突破。相比之下,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则需要达到L4级别才能满足大众的期望,即机器人能够广泛地进入家庭生活。这一目标至少还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实现。 这种对比显示出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更多依赖于基础设施和技术成熟度,而人形机器人则需要克服更多的技术障碍,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不仅要求技术创新,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但同时也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
小鹏还将通用机器人定义为五个层级的能力:
L1:无自主操控
机器人完全由人类操作者控制,不具备任何独立控制甚至决策能力。(类似遥控赛车)
L2:基础辅助智能+操控监督
机器人能够进行预先编程的基本操作,并且可以自主维持平衡,但依然需要持续的人类监控。(类似于双足或多种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扫地机器人等)
L3:具身智能+训练监督
机器人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能够经过训练后自主运行,但在特定情境下仍需寻求人工监管。(目前所有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量产计划的目标是达到L3初级阶段)
L4:自成长智能+轻微监督
机器人能够胜任多种复杂的适应性和协作性任务,并且能够在最低程度的人为监管下进行自我调整。
L5:AGI/ASI完全自主
机器人在认知和物理任务上展现出了与人类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在法规和机器人法则的指导下,它们能够自主运行。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还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治疗成功率。然而,这也引发了关于机器人责任和伦理的讨论。我们需要确保这些智能机器的设计和使用符合道德标准,并且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们应积极面对并合理引导其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8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