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王兴兴曝料:年底H1机器人狂奔速度剑指极限,或成新一代闪电侠!
2月22日消息,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了凤凰卫视的专访,深入解读了公司最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H1的技术特点及市场前景,并就社会上热议的“机器人威胁论”发表了看法。
王兴兴提到,人们或许难以置信,H1在动力性能方面表现极为出色,它不仅能够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更是首款能够实现原地后空翻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 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展示了H1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动力系统和控制算法上的优化,使得H1能够在复杂的运动中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不仅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性能,也为未来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特别是在需要高度协调与精准操作的领域,如医疗辅助、精密制造等。
其实它确实刷新了很多记录,目前最快速度为3.3米每秒。我们团队仍在不懈努力,争取在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个人预计2025年底能够达到10米每秒的速度,甚至可能超越人类跑步世界纪录,打破博尔特保持的记录。这一成就不仅将标志着科技的巨大进步,还将开启运动科学领域的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技术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另外,在提到机器人是否会大规模替代人类岗位时。王兴兴表示:我觉得还不至于,其实像通用型、“能干活”的人形机器人诞生,是可以提升整个生产力级别的。我一直希望机器人能解放人的劳动力,真正地帮助人类解决一些枯燥的事情。
未来每个人都将有更多选择自由——想要工作就可以继续工作,不想要工作时则可以尽情享受生活。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都将由机器人一手包办,危险的工作环境也无需人力介入。当然,这样的愿景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是巨大的。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10万个机器人就能建造起一座城市,居民们只需简单地搬入即可开始新生活。 这种设想展示了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的潜在福祉。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确实有可能达到上述理想状态。然而,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就业保障之间的关系,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惠及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人。此外,还需考虑伦理和社会影响,以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公共利益。
最后,在被问及如果越来越多的AI机器人出现,人类是否可能反而成为这些机器人的奴隶这一问题时。
王兴兴特别指出,我认为不会如此。人的负面情绪大多源自于肉体的体验,例如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受伤的畏惧。然而,机器人并不具备人类的肉体,其零部件损坏后可以轻松替换,因此它们不会有受伤或死亡的恐惧,其“情绪”与人类完全不同,更多的是基于纯逻辑和理性计算的工具。
此外,他客观地评论说:人类为它设定任务,它就会去完成。除非遭到恶意软件的侵入,在通常情况下,机器人不会出现负面情绪,加之法律规章的约束,我认为这是非常安全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