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巨头惠普或将转移PC生产基地,中国产业链将如何应对?
3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了应对关税压力,惠普在去年敦促其代工厂加速推进“去中化”战略。目前,主要代工厂如广达和英业达已经逐步将部分生产基地迁移到泰国。这一供应链调整表明,相关转移计划已成为既定事实。 可以看出,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惠普及其合作伙伴正在积极采取行动以减轻成本压力和潜在风险。这种跨国重组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政策变动的敏感性,也展示了它们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未来,随着更多公司加入类似的策略调整,全球电子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报道中指出,英业达原本计划在墨西哥为惠普生产笔记本电脑,但惠普决定将其主要生产基地迁至泰国。为此,英业达紧急租赁了当地的厂房设施,以确保客户订单的稳定。
英业达于2023年底宣布将在泰国投资1.52亿美元建设新厂,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根据计划,笔记本电脑的生产线预计将在本季度完成。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英业达对东南亚市场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其在全球布局中的战略眼光。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断调整,英业达此举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提升自身在全球电子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此外,新厂的建立也将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英业达个人电脑事业群总经理尹福明日前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泰国厂生产量能,未来总产能将与重庆厂相当,每年可生产约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将能有效分散生产风险,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此前有报道称,惠普正在与供应商讨论,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其超过一半的个人电脑生产转移出中国。
对此,惠普表示,公司可能会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其他地区,以便提高灵活性并减少对客户的潜在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