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董明珠携手500亿,引领中国芯片创新风暴
3月1日消息,近日,董明珠在央视频的一段视频中回应了外界对格力投资500亿做芯片的质疑。
此前,格力高调投资芯片产业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质疑,作为一家家电企业,格力涉足芯片领域是否偏离了主业,并且还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这一举动无疑显示了格力在技术自主方面的决心。然而,它也暴露出企业在战略决策上的风险。尽管芯片行业前景广阔,但其技术门槛高,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对于格力而言,如何平衡家电业务与芯片研发之间的关系,避免资源分散,将是未来成功的关键。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力需要明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确保投资能够产生实际效益,而不是单纯地成为一笔昂贵的学费。
企业究竟如何判断一个领域(芯片)是否要进入?
董明珠认为,在一个国家的需求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社会责任和担当成为了推动企业前进的重要力量。这股力量促使企业不断追求更高质量和更强竞争力的发展路径。 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此外,这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总之,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还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这种双赢的局面值得更多的企业去探索和实践。
董明珠就曾直言“是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造芯片不是格力电器孤勇地冒险,是作为中国制造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她表示,在当初自己说要做芯片时,大家的看法还是怀疑大于肯定。“第一他认为我没有人才,一个做空调的怎么做芯片,那是高科技领域。”
格力做了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的碳化硅工厂,整个芯片的制造过程是自己完成的。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格力成功攻克了一个关键难题。“传统芯片工厂使用的环境设备大多依赖进口,例如维持恒温状态,而这恰恰是格力的强项。因此,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环境设备系统,相比传统的降温方式更加节能,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董明珠曾表示,“我们的芯片工厂完全未使用国家的一分钱,这证明了我们自身的技术实力。这一工厂不仅为格力树立了一个典范,也为其他半导体工厂提供了全套的环境设备解决方案。” 这样的声明突显了格力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决心和能力,表明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面对技术封锁时,具备了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的可能性,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61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