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CEO宣布重大裁员计划!北美产品中国制造比例将降至单个数字,全球产业格局或将重塑
近日,全球第二大PC厂商惠普在公布了一季度令人失望的业绩报告后,宣布调整其重组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00至2000人。此外,惠普首席执行官表示,到本财年末,北美市场销售的产品中将仅有不足10%来自中国大陆。 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惠普正在积极应对当前市场环境中的挑战,特别是在供应链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全球布局和采购策略,以降低潜在的风险。此次裁员和产品来源调整,无疑将对惠普的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可能对整个行业格局带来一定的震动。未来,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稳定将成为各大公司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月28日,惠普公司发布了截至1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4%,达到135亿美元;净利润为5.65亿美元,同比下降9.16%。
惠普公司的商用电脑销售额增长了10%,超过了分析师预计的134亿美元;惠普个人系统部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达到92亿美元;而印刷业务则同比下降2%,降至43亿美元。
惠普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该公司盈利预测低于预期。惠普预计,在截至4月份的这个季度里,扣除某些项目后的每股收益将在75美分到85美分之间,这大致符合分析师平均预测的85美分。
同时,惠普宣布将进一步调整其重组计划,在2025财年结束(即今年11月前)之前,计划再削减1000至2000名员工,具体裁员情况会根据各国和地区有所不同。预计此举将使公司每年额外节省约3亿美元。
这项名为“FutureNow”的成本削减计划自2022年11月启动,原计划裁员7000人,现在又增加了2000人,使得惠普总的裁员人数将达到约9000人。
根据最新年度申报文件,惠普在全球59个国家拥有大约5.8万名员工。惠普预计,通过这项重组计划,公司能够实现约19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尽管这将伴随着大约12亿美元的重组费用。 这样的重组举措无疑将对惠普的全球运营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大幅度的成本节约有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并为未来的投资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高额的重组费用也反映出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对于全球各地的员工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工作变动甚至裁员的风险。因此,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与员工福祉,将是惠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此前,投资者持续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对PC行业的影响,因为目前全球大多数PC都在中国大陆生产,而美国市场严重依赖从中国大陆等海外制造中心进口PC产品。
对此,惠普CEO Enrique Lores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零部件成本上升和美国当局关税正在拖累公司利润,不过,多元化的供应链正在帮助惠普缓解大部分影响,预计到本财政年度结束时,惠普在北美销售的产品中,将只有不到10%来自中国大陆。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日经亚洲》就曾报道称,惠普正寻求将其一半以上的个人电脑生产转移出中国,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惠普正在与供应商商谈这一计划,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其中,据知情人士透露,惠普计划将70%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区,旨在实现供应链多样化。目前,惠普正逐步增加在泰国的PC生产能力。
惠普CEO恩里克·洛雷斯指出,面对供应链转移和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压力,公司将在产品定价方面进行一些具体的调整。 这种调整策略反映了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在面对不断上升的成本时,企业必须找到平衡点,既保证盈利水平,又尽量减少对消费者的影响。惠普的做法表明了他们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试图通过内部优化和定价策略来缓解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这也提醒我们,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运营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向。
之前另一家PC品牌厂商宏碁已经表示,为了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问题,计划将出口到美国的PC产品价格上调1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