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推理,思维颠覆!
3月6日消息,上周二有用户发现,字节跳动旗下的AI助手豆包正在进行小范围的深度思考模型测试,不过采用的并非DeepSeek模型。
2025年3月5日,豆包推出了「深度思考」推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问答、搜索、写作和阅读等场景。若要启用「深度思考」推理模式,用户仅需在输入框中开启「深度思考Beta」开关即可。
上周测试时,豆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测试自家深度思考模型的各种实验版本。另外有消息透露,豆包正在测试的深度思考模型是基于豆包1.5基础模型进行研发的。
查询发现,此前在1月中旬,豆包大模型团队在发布豆包1.5Pro时就宣布了深度推理模型Doubao-1.5-pro-AS1-Preview的存在,并称其“在完全不依赖其他模型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强化学习算法的突破和工程优化,充分利用了TestTimeScaling的算力优势,实现了RLScaling,研发了Doubao深度思考模式”。 这一创新不仅展示了豆包大模型团队的技术实力,还表明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追求自主技术的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种不依赖外部数据的技术突破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对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一次重要验证。
简单来说,深度思考模式让用户能够直观地看到模型的推理过程,这中间涉及到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 COT)的展示。这种思维链实际上是一种模拟,通过训练使模型输出中间步骤,如自我质疑和反思的过程。尽管这些只是文字序列,但它们看起来非常接近人类的思考过程。 我个人认为,这项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它不仅使机器的理解力更加贴近人类,还增强了人机交互的透明度和信任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模拟的思考过程看起来非常逼真,但我们仍需谨慎对待,确保这些过程背后的数据和算法不会被滥用。此外,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深度思考模式下,用户不仅可以获取AI的最终解答,还能追踪到模型推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包括自我质疑、假设检验、错误更正等环节。例如,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模型会呈现其从问题分解、多种方法验证直至得出结论的每一个步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35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