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利贷黑幕:电子签约背后的利益链暴露
3月16日消息,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揭露了一些消费者通过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名平台借款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被收取高利贷、砍头息以及逾期费用,还面临暴力催收的情况,同时许多人反映无法找到实际的放款方。
人人信电子签今天凌晨发布声明,附全文如下:
自成立以来,人人信电子签一直坚持“人人有信”的核心理念,努力构建一个诚信社会。针对央视“3・15”报道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迅速组建整改小组,全面解决业务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同时积极与警方合作,坚决打击不法行为,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我们诚挚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对于由此给用户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公司深表歉意,并郑重承诺以最大的决心推进整改工作。
据此前报道,借贷宝等电子签名平台曾被曝出问题:用户在平台上签署了看似正规的电子合同与电子借条,但实际的资金往来却脱离了平台监管。这导致不少人在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签署借款协议后,遭遇了放贷人收取高额利息甚至暴力催收的情况。然而,由于借款人无法核实放贷人的具体身份信息,使得他们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陷入无处维权的困境。 这种情况反映了当前电子签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以及行业监管的不足。尽管电子签名具备法律效力,但如果平台未能有效保障资金流向透明化,就可能成为某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工具。此外,这也暴露了一些平台对用户权益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应对新型金融风险时的滞后性。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电子签名平台的审查力度,确保其业务流程合规且透明;另一方面,平台自身也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完善风控机制和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务环境。同时,公众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类似服务时务必谨慎行事,避免掉入陷阱。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位熟悉人人信平台的产品经理向记者透露,当前平台上不少放款方采用虚假账号操作的方式,以此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其主要目的是让受害者难以确定起诉对象。
2025 年 315 晚会专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5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