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奇迹:2024年营收狂飙35.0%,迈入千亿新征程!
小米集团在3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090.1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的1,043.8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达90.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预期的52.5亿元人民币。从全年来看,小米集团在2024年的总营收达到了3,659.1亿元人民币,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还实现了同比35.0%的增长,显著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580.5亿元人民币;全年净利润为236.6亿元人民币,同样超过了预期的197.6亿元人民币。 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小米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强劲增长势头与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小米能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并提升盈利能力,反映出其在技术创新、产品布局以及全球化战略上的成功实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尤为突出,这为其未来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这也表明小米正在通过多元化业务模式逐步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为长期稳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整体而言,这份财报无疑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小米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增长周期,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手机×AIoT分部的收入达到了人民币333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2.9%。同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328亿元。在这一财年里,集团的经调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人民币272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62亿元。进入第四季度,集团的总收入首次单季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达到人民币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手机×AIoT分部在该季度贡献了人民币923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6.1%;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则实现了人民币167亿元的收入。此外,集团在第四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同样创下新高,达到人民币83亿元,同比增长69.4%。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本季度的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7亿元。
注意到,小米集团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提到,2024年其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91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1.8%,同时毛利率达到了12.6%。据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68.5百万台,同比增长15.7%。
小米集团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其智能电动汽车及相关创新业务实现总收入16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贡献了163亿元,其余相关业务收入为3亿元。该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整体毛利率达到了20.4%,但同时录得经调整净亏损7亿元。从全年来看,2024年这一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为18.5%,而全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则扩大至62亿元。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正在稳步推进,收入规模已接近百亿级别,且毛利率表现较为稳健。然而,考虑到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投入成本高企,短期内实现盈利仍面临较大挑战。尽管如此,小米选择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显示出对这一未来增长点的高度期待。对于一家以消费电子起家的企业而言,成功切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不仅能够拓宽业务边界,还能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技术实力。不过,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将是小米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智能电动汽车有望成为小米下一个重要的增长引擎,但也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带来的风险。
小米集团在财报中称,2024 年,空调产品出货量超 68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5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 27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3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 19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45%;其中,空调、冰箱与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第三方统计,2024年,在中国大陆市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占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比例为23.3%,较上一年提升了3.0个百分点。另外,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小米在4,000–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占比达24.3%,同比上升了0.2个百分点;而在5,000–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了9.7%,同比提升了1.3个百分点。
小米创办人,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这份财报堪称小米有史以来最亮眼的成绩单。从数据来看,小米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体现了公司在战略规划上的前瞻性与执行力。 在我看来,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小米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以及全球化布局的稳步推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小米能够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实属不易。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小米模式的成功,并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标杆。未来,希望小米能继续保持初心,在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带领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