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余承东重磅推出ADS4.0:全场景智驾新时代,四激光雷达+自研4D毫米波雷达引领技术风暴!
ADS 4.0来了!
刚刚,余承东宣布,今年三季度ADS4.0系统将实现上车应用,据悉问界M9全系车型都将搭载这一最新版本。
华为ADS的硬件方案也同步迎来升级。
新款M9将激光雷达的数量从1个提升至4个,并首次搭载了华为4D毫米波雷达,价格区间依旧保持在46.98万-56.98万元。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部分车型竟然还增配降价了。
除了问界,享界也预发布了一款新车:
享界S9增程版,31.8万元起,比纯电版便宜了8万元。
与此同时,智界相关负责人上台宣布,品牌将与一位广为人知的女演员展开合作。
之前与余承东传出“绯闻”谣言的神仙姐姐:刘亦菲。
46.98万起,问界M9焕新上市
刚刚,余承东官宣,问界M9将在今年三季度全系升级M9。
预计此次升级并非普通的软件OTA更新,因为全新M9在智驾硬件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升级。
全车总共配备了36个传感器,其中包括4个激光雷达。其中,有一台是性能出色的192线激光雷达,而其余3个则是先进的固态激光雷达。 这样的配置无疑让车辆在感知能力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其高精度和远距离探测能力为车辆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特别是那台192线激光雷达,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供极为清晰的三维图像,为驾驶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而新增的固态激光雷达则以其紧凑的设计和稳定的性能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这样的组合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水平,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这些高端传感器的成本,使其更加普及,依然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激光雷达技术已经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而这次值得关注的是首发搭载的华为4D毫米波雷达。在我看来,这项技术的推出无疑是对传统感知系统的重大突破。4D毫米波雷达不仅继承了传统毫米波雷达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还通过增加“高度”维度提升了对目标的解析能力。这不仅意味着车辆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周围环境,也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华为作为国内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彰显了其对未来智能出行的深刻洞察。从实际应用来看,这项技术或将重新定义车载传感器的角色,尤其是在复杂城市路况以及高速行驶场景中,其表现值得期待。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国产企业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未来,随着更多车型采用这项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智能驾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布近1年,终于量产上车了。
4D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硬件新物种。相比传统的毫米波雷达,在速度和平面位置之外多了一维高度信息,故名4D。
上车M9后,据余承东介绍,主要有两大功能升级:
在雨雾尘等复杂天气条件下,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恶劣环境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一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也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的安心保障。 在我看来,汽车制造商在研发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时,应更加注重极端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效果。毕竟,这些场景往往是事故高发区。通过不断优化传感器技术和算法,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天气状况下稳定工作,这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考验,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类似AEB这样的功能将成为衡量一款车型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希望各大车企能够持续投入资源,让每一辆车都能成为守护道路安全的可靠伙伴。
因为兼顾了成本和性能,4D毫米波雷达过去被称为“激光雷达杀手”。
有业内人士指出,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关系,彼此之间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和强大的测距能力著称,而4D毫米波雷达则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两者结合,可以在智能驾驶系统中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环境感知能力。 我的看法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单一传感器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实际需求。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的协同工作,不仅能够弥补各自的短板,还能为未来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上的融合趋势,无疑将加速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近期交付的蔚来ET9车型同样选择了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这一配置无疑为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增添了更多可能性。在我看来,这种技术组合不仅体现了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积极探索,也反映了行业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共同追求。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蔚来选择这条技术路线,或许是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驾驶体验寻找最优解。这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大胆尝试,也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综合来看,后一种说法正在高端车型上得到印证。
随着智能化驾驶的全面推广,4D毫米波雷达或许也将于大众市场与激光雷达竞逐市场份额。
近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设计细节,许多新型智能汽车在车头和车尾分别配备了两个麦克风,专门用于捕捉周围环境声音,尤其是识别如救护车这类特种车辆发出的警报声。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道路安全意识,还为紧急车辆开辟了一条“虚拟绿色通道”。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中,这种设计能够让普通车辆及时感知到后方或侧方传来的急救信号,并主动调整行驶路线,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在我看来,这项技术不仅是科技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典范,也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的同时,不应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通过这样的技术创新,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共同营造更和谐、更安全的出行环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暖心设计走进我们的生活。
问界M9在2025款中除了智能驾驶冗余系统外,还实现了制动、转向、通信、感知以及供电等多方面的多重冗余设计。
尽管尚未正式发布,但从智驾系统和整车的双重冗余设计,以及ADS 4.0的更新时间节点来看,这或许在间接表明其采用了L3级硬件架构。
在软件层面,华为ADS现已更新至3.3版本,新增了「车位到车位」功能。与其他竞争对手有所不同,华为采用的是建图模式来应对停车场场景,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当遇到前车加塞的情况时,小艺能够主动帮忙按喇叭,表达对前面司机的“不满”。
来到车内,前排主驾座椅升级了,支持电动可伸缩。
后排六座版本升级为双零重力座椅:
新增了享界S9同款设计,门把一键控制调节座椅:
坐的更爽,新一代投影设备不仅让观影体验更加酣畅淋漓,其卓越的清晰度表现也让画面细节尽收眼底。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具备强大的画质优化技术,即使是年代久远的老片源,也能通过智能算法焕发出新的生机,呈现出接近原汁原味的高品质画质。在我看来,这种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观影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经典影视作品的一场致敬。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视觉盛宴,这无疑为家庭娱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这类产品能进一步降低门槛,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魅力。
车内氛围灯能够随播放的影片内容进行变换。除了对投影幕布进行升级外,车顶还加入了细长形的“小屏幕”。
往下看,此前冰箱上方的控制屏变成了一个手机样式的终端,可以拿取,调节控制车内功能。
不过这并不是传说中新形态的华为手机,那一款手机长这样,7499元起售:
继续说后排,后排车窗的隐私性也升级了,支持智能调光,最暗形态下,余承东表示“外面根本看不到车里面”:
余承东表示,新车在整车静谧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甚至可以与千万级别的豪华车型相媲美。这无疑再次印证了它作为“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的定位。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了品牌对于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高端SUV的标准。 在我看来,静谧性的优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现代汽车工业设计理念的一次飞跃。它让我们看到,在智能化和性能之外,舒适性和驾乘体验同样值得被赋予更多的关注。这样的产品力升级,无疑会让这款车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以及余承东认为用料比千万级豪车要好的底盘:
动力方面,增程系统经过优化升级,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这款车身长度超过5米2的大车型,百公里油耗为6.9L,纯电续航里程达290km,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到1474km。
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再次展现了其创新能力,将自研的星闪技术首次应用于车钥匙功能。这项技术与蓝牙类似,但带来了更高效的连接体验。目前,星闪已经成功接入多种终端设备,显示出其强大的兼容性和实用性。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智能汽车的功能生态,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在我看来,星闪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可能成为未来车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创新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接入车钥匙后定位精准度提升了5倍,锁车更快,
车内通信系统不仅为驾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能在离车30米范围内实现卫星通话的无缝连接,确保沟通不断线。这一技术的进步无疑让出行更加安全与高效,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它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所需的支持与信息。不过,我也注意到,尽管这项技术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其普及程度和使用体验仍需进一步优化,比如信号稳定性、设备兼容性以及用户界面的友好度等,都是未来需要重点改进的方向。总体而言,这种技术创新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
余承东认为,“我们的车辆表现绝对配得上大家提到的那四个字。”
再来看一下价格方面,起售价依旧维持在46.98万元没有变化。令人意外的是,Ultra增程版相比老款车型便宜了1万元,而纯电版的Ultra车型同样比老款便宜了2万元。
六座版价格也比老款有所变化,两款增程车型调高1万元,纯电版不变。
之前六座版和五座版的M9售价相同,但如今开始有了区别,或许这意味着老款M9的六座版本更受消费者青睐。这一调整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不同车型配置的需求差异正在逐渐显现。对于车企而言,这种定价策略的变化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一种回应,也可能是在尝试优化产品线布局,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未来,随着更多消费者关注点从单纯的价格转向车辆的空间实用性以及功能配置,或许会有更多类似的调整出现。这背后既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预示着车企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用户偏好,才能在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5月6日前下定有如下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问界M9推出了硬件升级服务,涉及智驾、座舱以及车联网等多个领域,具体费用尚未公布。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汽车时代,如何平衡新老车主的利益,这也成为行业可以借鉴的重要课题。
发布会透露,部分新款软件的特性将通过OTA升级推送给老车主。这一举措无疑体现了厂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对老用户的诚意回馈。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这种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做法显得尤为难得。通过OTA升级,老车主无需额外花费就能享受到新功能带来的便利,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也增强了用户黏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品牌效仿这种方式,让每一位车主都能感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新款M9是本次发布会的重头戏,与此同时,“三界”都迎来了最新进展。
鸿蒙智行的最新进展
除了新款问界M9,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两款新车:
问界M5 Ultra
享界S9增程版
问界M5在智能化方面迎来了三项重要升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智驾硬件的全面优化,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冗余度,还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次升级中,激光雷达从原有的配置升级到了与M9同款的192线高精度型号,而新增的一颗4D毫米波雷达则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环境信息。这样的配置不仅让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更加从容,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认为,此次硬件升级体现了问界品牌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待。问界M5通过引入更先进的传感设备,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也展示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实力。这种持续改进的态度,无疑会让问界M5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新增的舒适制动功能让刹车体验更加平顺,这一改进无疑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对于经常需要频繁刹车的城市驾驶者来说,这种变化显得尤为贴心。舒适制动不仅减少了刹车时的突兀感,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辆的整体操控表现,让驾驶过程更加流畅自然。希望未来汽车制造商能够继续在细节处下功夫,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档把改为了怀挡,留出了更多的中控储物空间。
最终新增了两种车身颜色,售价已上涨至22.98万元,与M7之间拉开了价格差距。
接下来是享界S9增程版,余承东表示,这款车型投入了“10亿元”,并且配备了与M9相同的智慧大灯。
纯电版车型续航里程为365公里,综合续航可达1355公里,其后排配备了与新款问界M9相同的悬浮窗设计。
预售价格为31.8万元起,较纯电版的起售价降低了近8万元。
智界也有最新进展,官宣了代言人:刘亦菲。
3月24日,余承东表示“将邀请亦菲”做客直播间。
在4月17日智界品牌之夜活动上,奇瑞将邀请智界车主与刘亦菲面对面交流。
One More Thing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预告了M8,尺寸和M9一样,将于4月上市。
车还没有见着,订单已经破7万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3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