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放话:员工最低工资4000不成,这家超市恐难撑下去!
3月28日的最新消息显示,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近日与联商网董事长庞小伟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聚焦于“调改”话题以及当前超市行业的现状。 在我看来,这场对话不仅体现了胖东来在零售领域的前瞻性思维,也揭示了传统超市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作为一家以服务和细节著称的企业,胖东来的“调改”实践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独特优势,同时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每一个零售商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于东来先生的经验分享,或许能为更多同行带来启发,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于东来认为,近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超市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运营模式。为了提升经营效率,许多超市选择对表现不佳的产品进行调整,将那些销量低、消费者反馈一般的商品逐步下架。与此同时,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与体验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毕竟,员工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在我看来,这种调整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必要手段,更是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一方面,淘汰滞销品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让有限的空间和资金投入到更受欢迎的商品上,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改善员工体验不仅能增强团队凝聚力,还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零售行业。毕竟,在这个注重服务品质的时代,一支充满活力且高效运作的团队无疑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要科学规划与执行,既要确保决策基于数据分析而非主观臆断,又要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例如,在优化员工福利时,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应关注职业发展路径的设计,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总之,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让传统超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他表示,近年来,关于提高基层员工薪资待遇的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以山姆会员店为例,其员工的收入水平一直备受关注。尽管该企业拥有优质的服务和商品,但若薪资无法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些知名的外资企业中,比如星巴克、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些企业在提供高品质服务和美味食品方面表现出色,但如果能够适当提升员工薪酬,不仅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满意度,还能让顾客感受到更贴心的服务,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正面价值。 我认为,合理的薪资增长不仅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从长远角度出发,平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确保自身健康运营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毕竟,“双赢”的局面才是最理想的结局。
于东来还表示,如果我们无法确保员工在缴纳社保后能拿到至少4000元以上的收入,那么干脆关闭企业算了,也不要在市场上制造混乱。但如果你有能力让员工拿到这样的收入且不亏损,那就应该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推动企业向更健康的模式发展。
据了解,1月8日,于东来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胖东来集团的最新发展情况,指出2024年该集团的整体销售额接近170亿元,上缴税收超过6亿元,利润达到8亿多元。此外,他还提到员工的平均月收入为9000多元。
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的2024年销售数据显示,全年总销售额达到了169.64亿元。在各业务板块中,超市业态表现最为突出,其中许昌地区的销售额为59.45亿元,新乡地区则实现21.48亿元。单品销售方面,茶叶成为明星产品,销售额为6.19亿元。在该集团的15个营业场所中,时代广场的营业额最高,达到了44.13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7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