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焕新启航:荣森达万丰肥业引领有机肥产业革新未来
贵州兴仁,2025年3月27日,荣森达农业科技集团旗下贵州义龙万丰肥业有限公司生物菌有机肥厂复工仪式在众人瞩目下圆满举行。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一同见证了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此次复工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生产重启,更象征着荣森达集团在践行“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我看来,此次复工仪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整个农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信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荣森达集团通过生物菌有机肥的研发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质量,还能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这无疑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未来,希望更多企业和机构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携手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让中国的田野更加生机勃勃。
2023年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用案例
荣森达集团旗下的万丰肥业作为首家复工的有机肥生产基地,肩负着推动集团从“生物肥料研发到数字农业服务,再到智慧种植示范”的全产业链布局重任。在复工仪式上,集团销售负责人朱克丽提到:“万丰肥业的复工标志着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恢复,更是一次技术升级的重要开端。”目前,该基地已成功建设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达到300万吨,能够覆盖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不同需求。 在我看来,万丰肥业的复工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层面的里程碑,更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生产结合的新趋势。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出荣森达集团在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决心和行动力。未来,希望更多类似的企业能够加入这一进程,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河南省贵州商会会长郑梦云表示:“生物菌有机肥是解决土壤退化问题、助力‘双碳’目标的关键措施。万丰肥业的升级改造项目正式投产后,将推动区域农业向‘零农残、高效益’的方向发展,预计每年能够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超过50万吨。”
万丰肥业推出的“肥三农”系列主打产品,依靠自主培育的25种高效菌种以及独特的二次发酵工艺,凸显出明显的优势。
1. 土壤修复:通过定向菌群植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8%,板结率下降65%;
2.提质增效:作物抗逆性提高40%,芒果等经济作物糖度增加2至3度,每亩增收超过3000元。
3.绿色循环:利用中药渣、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每生产一吨肥料可实现碳减排1.2吨。
检测报告:蛔虫卵死亡率百分之百
贵州纳王金果公司的总经理沈极武通过450亩芒果基地的实践案例证明:“采用‘肥三农’产品后,土壤酸碱度从4.5改善至6.2,芒果优质果率从72%显著提升至91%,每斤芒果的售价也提高了1.8元。”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现代农业技术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上的巨大潜力,也展现了科学施肥对农业增效的重要意义。这表明,在当前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合理利用新型肥料不仅能优化土壤环境,还能帮助农民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这种探索值得更多企业和农户借鉴学习。
数字赋能:构建智慧农业生态
荣森达集团与托普云农科技联合打造的“数字农业中台”成为仪式焦点。该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发酵参数,确保产品稳定性达99.7%;借助AI算法为农户生成个性化施肥方案,覆盖30余类作物。托普云农总经理透露:“首批60亩数字试验田已部署5G土壤墒情监测站,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获取精准施肥建议,综合效益提升40%。”
2023年福清市农户喷灌示范
万丰肥业总经理赵福全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引入微胶囊技术,我们成功将菌种活性保存期限提升至18个月。此外,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微生物农药,能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70%。”
未来布局:剑指百亿级市场蓝海
根据规划,荣森达集团将实施三大战略:
技术攻坚:每年将8%的营业收入投入到菌种库的建设中,同时与重庆中药研究院合作开发特种作物专用肥料。
模式创新:推出“技术托管+保底收购”模式,目前已与200余家农业合作社达成合作。
生态共建:启动“沃土复兴2030行动”,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修复退化耕地100万亩。
朱克丽透露:我们正在申请建设国家级生物肥料工程技术中心,并计划在三年内搭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化农业服务网络,力争使90%以上的县域使用个性化的有机肥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