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收购LGD广州工厂:抢占高阶LCD市场新高地
近日,TCL科技旗下TCL华星在广州t11基地完成了对LGD广州厂的交割仪式,这一备受业界瞩目的并购案正逐步走向尾声。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TCL华星在产业链布局上的进一步深化,也彰显了国内面板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雄心。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次并购不仅是技术与资源的整合,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显示领域话语权提升的重要一步。随着全球显示技术的快速迭代,掌握更多优质产能和技术储备显得尤为关键。TCL华星通过此次并购,不仅能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还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展现出的灵活性与前瞻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TCL华星此次动作无疑为其他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韧性和潜力。 总之,这起并购案的成功落地,不仅对企业本身意义重大,也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类似的资源整合案例,共同促进中国显示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TCL华星收购LGD广州工厂的消息让中大尺寸LCD面板的市场潜力再次受到行业重视。除了TCL华星外,另一家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A(000725.SZ)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大尺寸LCD面板产能的投资力度。据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透露,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各大面板厂商积极扩充大尺寸LCD产能,这表明大尺寸LCD在未来电视面板市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日前,TCL华星已顺利完成对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LGDCA)以及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LGDGZ)两家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审批和工商备案工作。
据了解,LGDCA作为一家8.5代大型液晶面板厂,凭借其掌握的IPS等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该工厂的设计月产能达到180K,展现了强大的生产实力。而LGDGZ作为其配套模组工厂,设计月产能更是高达230万台,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布局。从2023年的经营成果来看,两家工厂的表现相当亮眼,分别实现了6.02亿元和5.36亿元的净利润,这不仅体现了它们在产品质量上的严格把控,也彰显了出色的盈利能力。 在我看来,LGDCA和LGDGZ的成功并非偶然。首先,他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使得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力;其次,高效的生产管理和精准的成本控制也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希望这两家工厂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中国乃至全球显示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此次交割的顺利完成,LGD正式结束了其在LCD电视面板市场的布局,这意味着韩国面板厂商已经完全停止了对LCD电视面板的供应。
TCL华星过去在LCD大尺寸市场主要深耕垂直排列的HVA面板技术。通过吸收整合LGD CA的IPS产能与技术,TCL华星有望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布局,更好地迎合市场对广视角和精准色彩的需求。对此,TCL华星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显示,随着TCL华星成功承接LGD广州工厂的产能,并且其生产线t9 phase2逐步释放产能,预计到2025年,TCL华星在全球LCD市场的产能份额将显著提升至25.2%,这一数字相比2024年的19.7%提高了5.5个百分点。这种增长不仅反映了TCL华星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方面的强劲势头,也表明其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中的地位正在快速攀升。 在我看来,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正在加速迈向全球领先位置。TCL华星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以及自身技术创新,不仅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还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未来几年内,随着更多高世代生产线投入使用,该企业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为中国乃至全球显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这也提醒其他同行要密切关注技术革新趋势,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挑战,以保持自身优势不被削弱。
此前,随着韩系厂商逐步退出LCD面板市场,加之OLED技术的快速兴起,业界对LCD在电视面板领域的前景产生了诸多质疑。然而,根据调研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指出,LCD技术依然是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中极具潜力的选择之一。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虽然OLED面板凭借其出色的画质和创新设计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费者的目光,但LCD技术凭借其成熟的产业链、相对低廉的成本以及不断改进的技术性能,依然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LCD面板的需求依旧旺盛,这表明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LCD技术并非停滞不前,相反,通过量子点等新技术的应用,LCD面板在色彩表现和能效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因此,我们不应仅凭单一技术的发展趋势来否定LCD的价值,而应看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持续生命力。未来,LCD与OLED或将形成互补关系,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发挥独特优势。
据Omdia统计,2024年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2.43亿片,较2023年实现了小幅增长。这一数据表明,尽管近年来显示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但LCD技术依然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展现出稳定的市场需求。 在我看来,LCD电视面板出货量的增长反映了消费者对传统显示技术的高度认可。虽然OLED、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但在性价比和普及度方面,LCD仍然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LCD电视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依然是许多家庭的首选。 此外,这种增长也说明了供应链的韧性与适应能力。在全球经济波动和技术创新加速的背景下,LCD面板厂商能够通过优化生产效率和调整市场策略,继续保持竞争力。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始终离不开成本控制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未来,LCD技术或许会以更灵活的形式继续存在,甚至与其他技术融合,为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2025年,受部分老旧10代线停产、LG Display退出市场以及厂商更加聚焦于大尺寸LCD电视面板出货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达到2.39亿片,相比2024年略有下降。不过,在出货面积方面,仍将实现5%以上的同比增长。
Omida指出,目前市场上对大尺寸LCD TV电视面板的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搭配Mini LED背光的高端产品,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京东方以预计2025年出货6000万片以上保持领先,而TCL华星将随着并购新增的广州Gen8.5的IPS广视角技术TFT LCD的产能,可望在2025年超越出货5000万片的门槛,持续保持第二且拉大与出货数量第三名之间的差距。
国内面板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除了TCL华星外,京东方也计划扩大其10.5代TFT-LCD面板的生产能力。这表明国内头部面板厂商对于高端液晶显示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持续加码布局。 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这种大规模的投资不仅体现了国内企业在技术升级上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京东方此次扩产行动无疑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此外,在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内厂商通过提升自身产能和技术水平,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总体而言,这些投资举措将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成果涌现出来,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谢勤益指出,当前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虽逐渐崭露头角,但在电视领域仍难以撼动LCD的地位。在此背景下,LCD电视面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持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的看法是,尽管科技日新月异,新型显示技术不断涌现,但LCD凭借其成熟的技术、稳定的性能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种供需紧张的状态不仅反映了LCD技术的广泛认可度,也凸显了行业对创新与突破的迫切需求。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将是整个显示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传统技术并非过时,而是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因此,无论是通过现有工厂实施制程优化来提升产能,还是通过并购增加LCD产能,这些举措都表明LCD面板在未来电视面板市场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5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