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者归来:微软登顶背后的故事与未来展望
4月9日消息显示,自4月2日美国推出所谓”对等关税“计划之后,苹果公司的股价持续遭遇下跌压力。
据媒体报道,截至周二收盘,苹果股价已连续四个交易日下挫,累计跌幅达23%,当前市值为2.59万亿美元,较最高点蒸发了1.5万亿美元。
苹果股价遭遇重挫后,微软以2.64万亿美元的总市值反超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这是自2023年1月以来,微软首次夺回全球市值第一宝座。
据了解,自4月2日以来,苹果公司的股价从223.8美元下滑至172.4美元,短短四天内市值蒸发超过77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5万亿元。
4月3日,苹果公司股价遭遇重挫,单日跌幅达到9.32%,市值一夜之间蒸发接近1500亿美元,这一跌幅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如此剧烈的波动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苹果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头羊,其股价的大幅下跌不仅仅是单一事件的结果,更可能折射出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苹果的业务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度的影响力,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此次股价下跌或许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潜在调整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有关。无论如何,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信号,提醒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审视科技巨头的成长潜力及其所处的复杂市场环境。
当前,苹果公司有90%的iPhone产品是在中国进行组装的,这一现状使得苹果在未来可能面临一个棘手的选择:要么自行承担因关税增加带来的额外支出,要么将这部分成本压力转移给最终的消费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选择哪一条路,苹果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如果苹果选择自己消化这些关税成本,那么这无疑会对其利润空间造成挤压,尤其是在利润率已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而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则可能导致产品售价上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甚至可能损害苹果的品牌形象。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苹果需要在商业利益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无论如何决策,都需谨慎考量各方因素,以确保既能维持自身的盈利能力,又能继续吸引并留住广大用户群体。
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估算,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导致苹果公司每年多承担大约85亿美元的成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3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