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编程新境界:GPT-4.1 引领代码生成风潮,速度提升惊人
4月15日,OpenAI公司在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博文,宣布推出以API形式接入的GPT-4.1系列模型,包括GPT-4.1、GPT-4.1mini以及GPT-4.1nano。这一消息无疑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标志着大模型应用生态的进一步扩展。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发布的GPT-4.1系列模型不仅延续了前代技术的优势,还通过更细化的产品线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尤其是针对资源有限的应用环境推出的GPT-4.1mini和GPT-4.1nano,展现了OpenAI在优化模型性能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决心。这表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正在逐步走向普惠化,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我认为此次更新也为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变量。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OpenAI选择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多样化来巩固自身地位,这种策略值得肯定。不过,如何平衡好技术开放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将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这样的创新成果问世,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模型在编程能力、指令执行以及长文本理解上均显著优于前代的GPT-4o与GPT-4omini,其最大的上下文窗口支持高达100万tokens,知识库更新至2024年6月。
需要提醒的是,此系列模型当前专注于服务开发者,仅通过开发者API的形式对外开放,普通用户暂时还无法在ChatGPT页面中使用该模型进行体验。
OpenAI近期宣布,在编程任务的表现上,GPT-4.1模型相较于GPT-4o模型有了显著提升,代码生成速度提高了40%,而用户查询成本则大幅下降了80%。这一进步无疑为开发者和企业带来了福音,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使用门槛。尤其是在当前技术快速迭代的大环境下,这样的优化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同时,这也表明,随着模型的不断升级,其在性能和经济性上的表现正在逐步优化,未来或许能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新突破。
新模型性能
据OpenAI官方博客透露,GPT-4.1系列模型在编程能力、指令理解和长文本处理等方面表现出色,整体性能显著优于GPT-4o以及GPT-4omini。
GPT-4.近日,一项关于AI能力的评测结果显示,1在多项测试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在SWE-benchVerified编程测试中,其得分达到了54.6%,相比GPT-4o提升了21.4个百分点,这一进步显示出其在代码编写与逻辑推理上的显著提升。而在MultiChallenge指令遵循测试中,1的表现同样亮眼,相较之前提升了10.5个百分点,这表明它在理解和执行复杂指令方面的能力正在快速增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模态长文本测试Video-MME中,1取得了72.0%的优异成绩,刷新了该领域的记录。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其在处理视频内容分析等多模态任务上的强大潜力,也预示着未来AI技术在跨领域应用上的无限可能性。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些成绩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结果,更是AI研究团队不懈努力的体现。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持续关注和支持基础科研的重要性,因为正是这些底层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GPT-4.1 mini 和 nano 展现了小型模型的巨大潜力。GPT-4.1 mini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媲美甚至超越 GPT-4o,延迟降低近一半,成本减少 83%。
GPT-4.1nano以其卓越的速度和经济性著称,具备100万个token的上下文窗口,其在MMLU评测中的得分达到80.1%,非常适合用于分类和自动补全任务。
这些模型通过不断优化推理栈和引入高效的提示缓存技术,大幅缩短了首次响应的时间,为开发者带来了更便捷且经济的使用体验。这种进步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开发成本,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改进不仅是对现有问题的有效回应,更是对未来更多可能性的积极探索。随着这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和智能的服务体验。
GPT-4.1系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确实令人瞩目,尤其在构建智能代理和处理复杂任务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比如,Windsurf测试表明,1系列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编程效率,使代码编写错误减少了50%,效率提升了30%。而Thomson Reuters推出的法律AI助手CoCounsel,在引入1系列技术后,其多文档审查的准确率提升了17%,这无疑为法律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我的观察来看,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展示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无论是编程领域还是法律行业,1系列模型都通过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了更多价值。未来,随着这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更多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解决更复杂的挑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其与具体业务需求结合,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命名混乱引发关注
GPT-4.1 的发布加剧了 OpenAI 产品命名的复杂性。
目前,ChatGPT提供了包括GPT-4o、GPT-4omini、o1-pro在内的多种模型选择。早在2024年2月,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就曾公开承认模型命名方面的问题。
他在X平台上提到,产品线的复杂性日益增加,OpenAI正考虑借助未来的GPT-5版本对旗下品牌进行整合优化。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因多版本并存而引发的命名混乱问题。同时,有消息称OpenAI计划自2025年7月起逐步停用API中的GPT-4.5 Preview模型。这不仅体现了技术迭代加速的趋势,也反映了企业对于提升用户体验的决心。 我个人认为,这种调整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户确实容易被层出不穷的新版本名称搞得无所适从。通过统一整合,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清晰地理解产品的演进脉络,还能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功能的研发与改进。不过,如何平稳过渡现有服务,并确保新旧版本切换期间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则是对OpenAI的一大考验。希望他们能够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稳定性与创新性。
这款临时模型于2024年2月发布,曾遭到批评被视为“失败之作”。开发人员需要在2025年7月之前切换到其他模型,但GPT-4.5在ChatGPT中仍然暂时保留,未受波及。
费用
API价格方面,OpenAI的GPT-4.1模型每100万tokens输入费用为2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14.6元人民币),每100万tokens输出费用为8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58.3元人民币)。在同等查询条件下,相较于GPT-4,GPT-4.1不仅性能更为强劲,且价格便宜26%。
此外,OpenAI GPT-4.1 nano 是 OpenAI 最便宜、最快的模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