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保卫战:韩国成功锁定外观专利,中国企业如何破局突围?
4月17日消息,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披露,近期,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J公司”)申请的饺子外观专利已成功获得批准。
从细节看,美国于2025年4月8日批准了一项专利,该专利的有效期为15年,这一消息在国内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原因是专利申请中的饺子外形与我国的传统饺子极为相似)。
根据专利获批的现状分析,一旦该专利正式生效,今后美国的中餐馆若出售成品饺子,或中国食品企业在美销售速冻饺子,都有可能触犯专利权,韩国专利持有人有权发起索赔诉讼。
对此,律师指出,若中国销往美国的饺子具备前述特性,可能会触犯美国的专利权相关法规。
有专业人士指出,CJ公司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的背后,更多是出于营销目的。“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宣告该专利无效。为了避免陷入侵权争议,相关企业最好避免使用类似形状的产品设计。”
CJ公司作为韩国知名的食品与生物企业,其旗下的饺子品牌“必品阁”(Bibigo)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活跃,不仅在各大电商平台广受欢迎,还逐步入驻了众多线下商超。这种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策略,展现了CJ公司在拓展中国市场时的敏锐洞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 在我看来,“必品阁”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作为一家国际企业,CJ公司能够迅速适应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并推出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像“必品阁”这样的品牌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验,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品牌,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CJ公司在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为“饺子”这一食品形状申请了外观专利,这种做法引发了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申请专利时,CJ公司引用了韩国的专利优先权,这表明其在全球范围内对饺子这一传统食品的外观进行了知识产权布局。 这种行为反映了跨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新趋势。一方面,它展示了企业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品牌和产品差异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平衡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饺子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观设计被某家公司垄断,是否会对行业内的公平竞争造成影响?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利益,更涉及文化权益的维护。因此,未来需要更加完善的规则来协调国际间的知识产权争端,确保各方都能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据悉,饺子,又称为“扁食”“饺耳”“角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据考证,饺子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滕国地区(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考古学家在该地区的墓葬中发现了可能是最早的饺子实物证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5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