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源大爆发:1.3亿行代码背后的生态崛起
5月24日,在“开源鸿蒙开发者大会2025”上,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表示,自开源以来已有四年多时间,开源鸿蒙的代码规模已突破1.3亿行,吸引了8600多位代码贡献者参与。目前,超过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了兼容性测评,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教育、医疗、航天等众多行业领域。华为将继续积极贡献力量,携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世界一流的操作系统,助力实现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开源正成为软件和网络、数字领域一种新兴的开发与创新模式。“当前,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以及99%的企业都在使用开源软件,超过70%的新立项软件项目选择采用开源模式。开源的兴起不仅革新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还为信息技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中国在开源领域的认知深度与全球贡献度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已逐步从单纯使用开源、积极参与开源,迈向贡献开源乃至在某些方面主导开源的新阶段。”
华为本月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鸿蒙PC以及首款鸿蒙折叠PC,这两款新品均配备了基于开源鸿蒙系统打造的HarmonyOS 5。这一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推进全场景智慧生态建设上的又一重要进展。从现场展示来看,新系统的性能表现和用户体验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在多设备协同方面,进一步体现了鸿蒙系统的核心优势。 龚体提到,华为计划在今年内让全系设备全面搭载开源鸿蒙系统。这不仅展示了华为对未来技术布局的信心,也表明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决心。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这一举措无疑会加速国产操作系统的普及与完善,同时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智能的使用体验。 我个人认为,鸿蒙系统的持续发展对于整个科技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操作系统在硬件兼容性和生态构建上的局限性,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也推动了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当然,如何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并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落地,将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无论如何,华为的这些动作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数字化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通过OpenHarmony的官方渠道了解到,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开源鸿蒙5.1Release版本。据开源鸿蒙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任革林透露,这一版本着重于提升全场景下的交互体验,不仅在系统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同时在系统的稳定性和开发者的使用体验上也实现了显著的突破。
ArkUI框架升级:针对手表与PC设备形态对控件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深化了自定义功能,让界面设计更为灵活且高效。
媒体能力升级:新增空间音频管理功能,并强化了媒体播控能力与软件编解码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视听体验。
引入一款轻量级3D绘制引擎,并结合并行渲染技术的升级,大幅提高了图形渲染的速度与复杂场景的表现力。这一改进不仅体现了技术团队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也标志着在高性能图形处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在当前多任务处理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技术革新无疑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流畅和真实的视觉体验。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让数字世界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通过引入群组资产访问控制机制以及分布式ACL访问控制框架,进一步完善了跨设备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了更精细化的管理与保护。
此外,在开源鸿蒙5.1Release版本中,Web组件、测试框架、性能优化、ArkRuntime运行时环境以及全球化能力等关键模块均完成了迭代更新,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场景生态技术基础的地位。这一升级能够为多设备协同开发和应用生态的蓬勃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