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未来每座工厂都将拥有一位智能替身》
5月29日最新消息显示,英伟达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式发布后,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参与了随后举行的电话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据新浪科技报道,美银美林分析师Vivek Arya询问,黄仁勋在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TC)上描绘了未来几年AI支出有望接近万亿美元的发展蓝图,目前我们在这个进程中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软件开发到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再到零售业、交通运输以及制造业等领域,无一不受到其深远影响。可以说,我们正站在这一技术革命的开端,而它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理解人工智能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项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力改变了工业生产一样,人工智能也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产业,只要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支持,人工智能就能发挥关键作用。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工厂”,即那些能够高效生成算法模型或数据资产的地方,这些成果将成为未来各行业创新的关键资源。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人工智能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距离真正实现广泛普及与深度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比如,在伦理道德、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如何确保这项技术公平地惠及全球各地的人群,避免加剧数字鸿沟,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感,努力构建一个人机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此外,黄仁勋指出,未来的电信基础设施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控制,例如6G网络的发展也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尽管目前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毋庸置疑,每一个制造业工厂都将配备一个专属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些AI系统不仅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还能优化工厂自身的运营,同时为工厂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赋能。显然,每一家汽车制造企业都将设立自己的AI工厂,不久之后,专注于开发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的公司将应运而生。
注意到,英伟达 2026 财年第一财季营收为 440.62 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3169.0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9%,环比增长 12%;净利润为 187.7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350.3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6%,环比下降 15%。
按业务部门划分: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了391亿美元(约合2812.1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73%,而相较于上一季度则实现了10%的环比增长。这一亮眼的成绩不仅彰显了该领域强劲的发展势头,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科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持续上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样的高增长率尤为难得,表明相关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5G网络普及速度加快以及物联网设备数量激增,预计数据中心行业还将迎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不过,如何平衡好技术创新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将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大挑战。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以确保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总之,数据中心业务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游戏和 AI PC 业务营收为 38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73.31 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记录,同比增长 42%,环比增长 48%;
专业可视化业务收入达5.09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3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与上一季度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汽车业务营收达到5.67亿美元(约合4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72%的增长,但较上一季度小幅下降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