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入海!全球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全面开挖
5月29日获悉,据相关媒体报道,由中铁十四局负责建设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在宁波侧陆域段,于地下64米的深度,“甬舟号”盾构机顺利穿越海堤,正式从陆域段转入海域段开始掘进作业。这一进展意味着全球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全面开启了“穿海”施工阶段。
金塘海底隧道作为甬舟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连接着宁波与舟山之间的交通纽带。这条隧道西起宁波北仑区,东至舟山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盾构段长度达到11.21公里,堪称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这一工程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底隧道建设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展现了中国基建实力的全球领先地位。 在我看来,金塘海底隧道的建成将极大地缩短宁波与舟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为两地经济交流和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这项工程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也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关注施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确保项目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总之,金塘海底隧道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成就,更是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宁波与舟山之间的海底隧道工程采用了双盾构机施工方案,分别从两地同时始发,相向而行,在面对高水压和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下,最终实现了精准对接。其中,中铁十四局承担的宁波侧盾构段长度为4940米,使用的是开挖直径达14.57米的“甬舟号”盾构机,从西向东进行单向掘进。 这一工程的顺利推进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超大直径盾构施工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彰显了团队在应对复杂环境时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高水压条件下,确保盾构机掘进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此次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在跨海隧道建设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宁波与舟山两地之间海域地质复杂多变,隧道穿越石油管线、海堤、码头和航道等多项风险源,海底最大埋深78米,最大水压8.4巴,相当于成人手掌面积上承受近1吨的重量。
在穿越任务中,“甬舟号”面临24次软硬地层交替的挑战,频繁进行高压换刀作业,隧道施工的复杂性、难度与风险堪称世界之最。
甬舟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填补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空白,使长三角地区最后一个未通高铁的地级市——舟山市接入全国铁路网络。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宁波与舟山的同城化进程,还将在加速两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同时,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357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