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必应首发!OpenAI Sora视频生成神器免费体验来袭
6月3日消息,微软必应(Microsoft Bing)本周一宣布在应用程序中引入一项新功能——Bing视频创作器(Bing Video Creator)。这一功能依托于OpenAI的Sora模型,让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生成视频内容。在此之前,Sora的视频生成技术仅限于付费客户使用,但此次与微软必应的合作,标志着这项技术首次以免费形式向广大用户开放。 这一举措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轻松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创造高质量的视觉内容,而无需掌握复杂的视频编辑技能或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专业软件。同时,这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降低了内容制作的门槛,有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普及,如何确保生成内容的质量和原创性成为关键挑战。此外,在版权和隐私保护方面也需要更加严格的规范,避免因滥用技术而导致的潜在风险。总体来看,这项合作不仅展示了科技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也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不过注意到,目前,Bing视频创作器仅限于移动端使用,桌面端版本还未推出。另外,视频生成效率仍有改进空间,即便选择所谓的“快速”模式,生成一段视频往往也需要数小时时间,而非宣传中提到的短短几分钟。
任何登录微软账户的用户都能借助Bing应用程序免费制作10段视频片段。一旦超过这个数量,后续每段视频的生成费用为100微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通过日常使用必应搜索或者在微软商店消费获取,比如每次PC端的必应搜索能积累5积分,但每日最高奖励限制为150积分。 我认为,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微软在推广自家AI服务上的创新尝试,也反映了其对积分奖励机制的巧妙运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用户主动使用Bing和微软生态内的其他服务,还可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黏性。不过,对于一些高频需求的用户来说,达到付费门槛后,是否愿意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赚取积分,还是直接选择付费,这或许会成为一个考量点。总体而言,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用户体验与平台收益之间的关系,不失为一种值得观察的商业模式探索。
目前,用户每次最多可同时排队生成三个时长为5秒的视频,且视频长度不可调整。目前生成的视频仅支持竖屏9:16的宽高比,这一设置可能是为了便于用户在TikTok或Instagram等平台分享由AI创作的视频内容。不过,微软提到,未来将很快推出横屏9:16视频生成功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