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水新纪元:双AI大模型与海量知识库融合的水利创新突破
6月3日了解到,“中国水利”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期,由水利部国科司牵头,中国水科院自主开发的“水利标准AI大模型”,依托多源语料研发完成,并已在水利技术标准专题评估工作中投入实际应用。
该模型依托中国水科院自主研发的“SkyLIM”体系,结合“海量知识库DeepSeek/Qwen双模型标准服务”技术架构,通过深度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以及多模态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为水利标准的立项、制定、实施到监督提供了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水利标准化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有效弥补了国内水利标准化领域在智能化管理工具上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水利标准化工作迈向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 我认为,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科技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更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加科学地规划水利项目,还能让行业从业者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未来,希望类似的智能化工具能够在更多领域推广开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希望相关机构能够持续优化算法模型,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局。
这款模型整合了1800多项水利水电标准,500多项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的水利科研成果,《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等核心期刊论文,以及28万项专利、近10年的水利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等多种来源的语料,并持续进行动态更新。其采用领域自适应的DeepSeek/Qwen双模型基座,经过专业训练,具备水利专业术语解析能力和水利标准专家级认知水平。借助先进的语义算法,能够实现跨文本智能比对,具备水利标准AI智能查重比对、查询、编制、审查、评估、预测、宣贯等多重功能,有效增强标准的协调性、时效性和先进性。在实际应用中,查重比对的准确率超过96.7%,标准编制效率提升2.5倍,标准评估和审查效率提升3倍,标准检索准确率达到99.5%以上,效率提高5倍以上,显著提高了标准管理效能。
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研发投入,持续拓展相关资源,完善知识库并进行动态维护,全力推动水利标准的AI智能管理落地实践,为建立健全面向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先进且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系统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4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