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薪挖角NVIDIA核心专家,秘密研发自研AI芯片,挑战CUDA霸权?
6月5日消息,照着如此态势,取代CUDA指日可待。
据Wccftech报道,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表示,华为正在从NVIDIA在中国的业务中吸纳人才,这意味着中国竞争对手正在快速进步,并对NVIDIA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人才流失,由于美国实施的相关限制措施,NVIDIA在中国市场的影响正逐步减弱。
BillDall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针对H20AI芯片实施的禁令,为中国相关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并推动它们吸引更多高端AI人才,这对NVIDIA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
他透露,华为已悄然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AI研究团队,成员多为前NVIDIA工程师。
众所周知,NVIDIA之前在中国市场之所以强大,除了硬件算力上的优势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CUDA软件生态系统——基本上无可取代,而且一直是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的AI运算架构基础。
虽然,华为推出的自研方案CANN虽然备受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性能表现相较于CUDA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一现状表明,尽管华为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某些核心领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从技术角度看,CUDA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态体系,而CANN作为后来者,在兼容性和优化程度上还有提升空间。不过,这也反映了国产技术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征——既要承认差距,也要看到进步。 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在硬件设计、软件支持以及开发者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持续努力,相信CANN能够逐步缩小与CUDA之间的鸿沟。同时,这种竞争态势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更优体验。
但华为正在通过各种方法来强化其软件开发能力,特别是在其CANN平台上的努力,以打造一个能够与CUDA生态系统抗衡的替代方案。
根据华为官网的描述,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是昇腾专为AI场景打造的异构计算架构,它在上层兼容多种AI框架,在下层服务于AI处理器的编程工作,起到连接上下、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是提升昇腾AI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核心平台。此外,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CANN提供了高效且友好的编程接口,帮助用户快速开发基于昇腾平台的AI应用与业务。
近期有消息指出,DeepSeek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并未依赖NVIDIA的CUDA框架,这一举动似乎是在为未来适配国产GPU芯片铺路。这种技术路径的选择不仅展现了DeepSeek在技术架构上的灵活性,也传递出对国产化生态系统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在我看来,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它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有助于提升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国内企业在面对技术封锁时,能够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机构加入到类似的技术探索中,相信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更加稳健地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