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物联网加速推进,2027年智能终端连接数剑指6亿!
6月5日,广东省正式发布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过6亿,其中4G/5G终端占比要达到95%以上。届时,基于4G(含LTE-Cat1)和5G(含NB-IoT,RedCap)的移动物联网生态系统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5G NB-IoT在全省的重点场景实现了深度覆盖,为各类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5G RedCap不仅在各地级以上市的城区与县域城区实现了连续覆盖,还逐步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展现出5G网络布局的逐步完善与扩展趋势。 这一系列进展体现了我国在5G网络建设上的持续投入和战略布局。深度与广度并重的覆盖策略,不仅满足了城市高密度用户的需求,也为乡村地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优化与普及,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广东省正积极布局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计划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这一举措旨在汇聚相关产业链资源,进一步提升区域在智能传感领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广东还致力于推动移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杆意义的产业基地。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广东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我认为,这种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模式非常值得肯定。通过集中资源和政策支持,可以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与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典范,也有助于带动整个行业标准的提升和技术进步,为实现更广泛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探索实践,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领域应用层面,推动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以及网联汽车等领域达成移动物联网亿级连接的目标;同时,构建若干个具备千万级连接规模的应用场景。
注意到,去年九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政策不仅强调了提升移动物联网的行业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致力于增强产业的整体价值,推动其从“万物互联”迈向更高层次的“万物智联”。在当前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这项举措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我看来,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转变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社会需求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智慧城市领域,通过智能感知与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交通调度、能源管理等方面的高效优化;而在智能家居方面,则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推进“万物智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除了技术研发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只有这样,“万物智联”才能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总之,《通知》发布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万物智联”必将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智慧时代!
预计到2027年,以4G(包含LTE-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和5G(涵盖NB-IoT,窄带物联网;RedCap,轻量化)高低端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将更加成熟,形成泛在智联、安全可靠的全新格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