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狂潮: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铁饭碗吗?》
几天不见,最近,世超发现两款在P图领域表现极为出色的文生图模型:FLUX和即梦3.0。
FLUX在生成一致性上独树一帜,而即梦则在中文修图的理解和表现上更为出色。
这么说吧,如果上次4o的亮相导致设计师下岗,那么这次它们的目标就是让P图师也失业了。
下面世超就给大伙儿详细对比一下这两个模型的区别,这样大家在后续选择时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生成的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提供一张图片和对应的提示词时,模型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调整,而不能随意改动其他部分。比如,如果你要求修改某个元素的颜色,那么它不能同时改变另一个与之无关的部分;并且最终的效果应该保持原图的风格,避免出现过于“AI化”的痕迹。 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对细节要求极高的领域,如艺术创作或专业设计。例如,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导演可能希望保留画面的整体氛围,同时仅对某一局部进行微调,这就要求工具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和精准度。然而,目前很多AI系统虽然能够快速生成图像,但往往难以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提升模型的理解能力和执行精度,使其更贴近人类创作者的操作习惯,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自然流畅的使用体验。
比如这会儿世超想魔改一下公司的灯牌,把 “差评” 改成 “X.PIN”。我们分别用 FLUX、GPT-4o 和即梦对灯牌进行修改,它们给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1 原图,2 FLUX,3 GPT-4o,4 即梦
GPT-4o设计的这张图乍一看似乎并无大碍,但一旦与其他模型的作品进行对比,就显得有些逊色了。从细节上来看,这张图在灯牌颜色的选择、支架的设计、墙面材质的表现以及窗户样式的处理上,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然而,这种“独特”并未能完全令人满意。 在我看来,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PT-4o显然试图通过这些设计元素表达某种创意理念,但从整体效果来看,或许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视觉平衡。这不仅关乎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如何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与审美趋势之间的关系。未来,希望看到更多能够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出现。
即梦这款产品定位比较尴尬,虽然单独来看表现尚可,但与行业标杆FLUX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不过,这次更新对产品进行了小幅调整,比如窗户部分经过轻微优化,外墙材质也变得更加光滑,这显示出厂商试图通过细节改进来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努力。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种改良方向值得肯定,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细微之处的改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优化措施,让即梦能够逐步缩小与顶尖产品的差距。
只有 FLUX,不该动的一笔没动,该细节的地方,连灯牌支架在 X 的哪个位置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前后一致性、对物理世界的理解都强的可怕。
FLUX由于用户基数相对较小,网络速度表现十分优异,通常只需半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信息传递,用户体验堪称一流。在我看来,这种高效稳定的传输速度对于追求即时通讯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获取准确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用户数量有限可能会限制其进一步发展,但就目前而言,FLUX在速度上的优势让它成为了一款值得推荐的通讯工具。未来,若能吸引更多用户加入,相信它的潜力还将得到更大的释放。
FLUX 生成过程
既然 FLUX 改图这么好用,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宣布,秦始皇来了,这也是原图。
出去旅游总感觉人潮涌动,美景被人群遮挡?不如尝试一下真正的“一键消除”功能。 现代社会,旅游业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热门景点人满为患的问题。人们怀着对自然风光的向往踏上旅途,却常常发现眼前尽是攒动的人头,原本期待的宁静与美好被打破。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因此,一些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比如所谓的“一键消除”功能,它或许能帮助我们暂时摆脱人群的困扰,重新找回那份属于大自然的纯粹之美。 在我看来,这一功能虽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也提醒我们,如何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才是更值得深思的话题。希望未来,我们既能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旅行体验,也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舒适、和谐的旅行环境。
虽然人在的时候都没看见这样的景,至少回家以后能拥有一张发朋友圈的好片。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今天的长城,被我承包了。”
有一说一,下面这两张图,放在找茬游戏里也只能有一处不同。
世超在群里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成果,成功将FLUX推到了大家面前。很快就有群友晒出了自己的使用心得。
上面是原图,下面是 FLUX(手动狗头)
秉承着财不外露的传统,外界鲜有人了解我们的真正实力。没错,这就是差评在海外的。。。
其实在进行图片编辑时,世超测试过的绝大部分模型,都对提示词存在理解偏差,能按照指示把分内事做好就不错了,对不该改的地方瞎发挥一通那是很常见的。
FLUX的一大亮点在于能够根据提示词准确找到需要调整的部分,其他内容则完全保留不变,这项功能十分出色。
看眼睛,有彩蛋。
尽管FLUX在系统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但一旦置身于需要进行中文内容创作的场景,它便立刻陷入停滞状态。
让 FLUX 把 “差评” 改成 “好评”
所以做中文修图,魔改设计的活儿,还是得即梦来。
比如世超想做个表情包,这要求大模型不但要对图片内容理解到位,还要懂中文语境,才可能 P 对 P 好。
最近有一位蔡姓顶流歌手推出了新歌,为了表达这些年作为吃瓜群众的歉意,世超决定拿出编辑部的独家表情包,重新加工了一下坤坤粉丝的表情包。
左上原图,右上即梦,下 FLUX
可以看到,即梦在编辑时不仅确保前后字体风格统一,还为背景增添了无数小星星和小心心。通常情况下,这种改动可能会被视为不一致的表现,但在这一场景中,世超认为即梦的调整恰当地传递了情感。
FLUX在中文本地化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原图只是简单裁剪后便直接返回,几乎没有任何改进或优化。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用户需求,也显示出对市场不够重视的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科技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用户体验。如果连最基本的本地化工作都做不好,很难赢得用户的长期信任和支持。希望未来FLUX能够更加用心地对待这一环节,真正实现与全球用户的良好互动。
另外,有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差评这个平台最近迎来了它的十岁生日。作为庆祝,我用即梦工具制作了一组十周年的专属表情包,每张图的制作时间大概只有一分钟,这大大提升了效率,也省去了传统抠图和后期处理的繁琐步骤。 我觉得这样的创新方式不仅让差评的十周年纪念更加有趣,也展示了新媒体时代下内容创作的新趋势。通过技术手段简化流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激发更多创意。希望差评在未来十年里继续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内容,同时也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尝试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在这样的创造性工作中,艺术加工自然不可或缺。因此,一致性并非那么关键。前后图片存在差异并无大碍,只要猫猫的眼睛变得更加圆润明亮,从而更有效地传递情感,这反而是个优势。
即梦AI的这组slogan设计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展现出一种超前的审美理念。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以如此独特的视角诠释品牌内涵,无疑是一种大胆且成功的尝试。它不仅刷新了我们对传统宣传语的认知,更让我们意识到,在追求效率与实用性的当下,创意和美感同样不可或缺。 从这些标语中可以看出,设计者不仅注重形式上的创新,还兼顾了内容的深度与文化价值。这种平衡感值得称赞,同时也提醒其他品牌:要想脱颖而出,除了紧跟潮流,更要挖掘自身特色,赋予作品更多灵魂。毕竟,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设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留下深刻印记。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探索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作品涌现,让我们的视野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讲,在修图方面,这些大模型确实干得又快又好。不过好工具得用在对的场景,才能发挥出最强实力。
在此建议大家,如果想要通过P图提升旅游时拍出的废片质量,可以试试使用FLUX;而制作中文表情包或进行字体修改设计的话,即梦是个不错的选择。
过FLUX和即梦的对比,世超认为目前的文生图技术还无法同时满足所有需求。FLUX和即梦在一致性和创造力之间难以兼顾,这一点与语言大模型非常相似。要想有创造力,就需要有一定的“幻觉”成分,但这也会导致稳定性下降,表现变得不够可靠。
目前,BlackForestLabs发布了一部分FLUX.1版本的开源内容,不过最新且功能更完善的FLUX.1Context[pro]仍属于付费版本,而梦则的部分内容依然保持闭源状态。
好消息是,FLUX官网推出新用户福利,注册即可领取200积分。每创建或编辑一张图片需要消耗4点积分,而对图片进行填充或扩展则需使用5点积分,这些积分足够让大家体验一段时间了。
即梦平台每天都会赠送用户60积分,供其进行创作与互动。在这个平台上,生成一张图片需要消耗1积分,而编辑一张图片则需2积分。这种设计既鼓励了用户的积极参与,也对资源使用进行了合理规划。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积分机制非常值得肯定。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基础的支持,还通过积分的消耗规则引导大家更加珍惜每一次创作机会。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经常需要借助平台功能来表达观点的人来说,这样的设置既能保证创意的自由度,又不会让资源被过度浪费。同时,每天固定的积分奖励也为普通用户创造了更多尝试的可能性,有助于激发整个社区的活力和创造力。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好办法。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免费体验一下,使用后别忘了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反馈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395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