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眼镜市场狂飙:一季度出货量震撼增长82.3%
6月18日消息,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Eyewear)市场出货量达到148.7万台,较上一年同期增长82.3%。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出货量为83.1万台,同比大幅增长219.5%;而AR/VR市场出货量则为65.6万台,同比增长18.1%。目前,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依然由Meta主导,除了在美国市场持续发力外,其在西欧市场的布局也逐渐加强。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总出货量达到49.4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16.1%。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出货量为35.9万台,同比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7.4%。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音频功能与拍摄能力结合产品的青睐,而小米、华为、界环等品牌则是该领域的主要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雷鸟在一季度推出的V3新品上市,无疑为音频拍摄眼镜市场的扩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与此同时,AR/VR市场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出货量为13.5万台,同比增长25.2%。尽管增速相对平缓,但Pico、Xreal、雷鸟以及Inmo等品牌的持续创新,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AR眼镜,其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正在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总体来看,智能眼镜市场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音频功能还是AR/VR技术的应用,都展现了行业巨大的潜力。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价格门槛,以及完善生态系统建设,仍是各厂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又一重要增长点。我看好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同时也期待更多创新产品的涌现,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近两个季度,中国AR/VR市场的关注焦点逐步向AR&ER领域倾斜。今年一季度,AR&ER市场的出货量达到8.6万台,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63.8%,同比增长率高达64.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Xreal、雷鸟以及星纪魅族等品牌的积极推动。这些品牌通过创新技术和优质产品,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AR&ER设备的兴趣,还加速了市场的扩张步伐。 在我看来,这种趋势表明国内AR/VR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从单纯的VR设备到AR&ER设备的转变,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更多厂商加入竞争,未来AR&ER设备的功能将更加丰富,用户体验也会更上一层楼。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力和差异化优势,将成为每个品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总之,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无疑为中国科技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SmartEyewear)市场出货量预计为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其中,音频及兼具拍摄功能的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882.8万台,同比增长225.6%;而AR/VR设备的出货量预计为569.0万台,同比下降23.9%。AR/VR市场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混合现实(MR)市场的影响,由于部分关键厂商的产品发布计划推迟或节奏放缓,部分原本计划在2025年的出货量预计将延后至2026年实现。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SmartEyewear)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90.7万台,较上一年增长121.1%。其中,音频与音频拍摄类智能眼镜的出货量预计为216.5万台,同比增长178.4%;而AR/VR设备的出货量预计为74.2万台,同比增长38.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35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