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智汇未来,创新引领科研新篇
6月24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的150多名学生齐聚北京,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
活动合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对青年科研人才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这一举措不仅为年轻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也体现了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长期投入的坚定决心。在当前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支持青年人才开展基础研究,有助于夯实科技发展的根基,推动更多原创性成果的诞生。
2023至2024年,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八所高校共有270名优秀学生,经过学校推荐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该项目,参与课题研究并获得科研经费支持。
6月23日,在一次受资助学生参观小米的活动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局长王岩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是一项加快培养青年人才的创新举措,对于培育未来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她鼓励同学们认真回顾和总结在参与本科生项目过程中的收获,不断提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要敢于面对科学难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贡献。
王岩致辞
小米集团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表示,一直以来,小米重视基础研究,坚持长期投入,并将科技战略升级为「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在小米科技战略的驱动下,目前小米研发人员在总员工数量中占比过半,未来五年研发投入突破2000亿。他强调,小米将一直持续投入科研人才培养。
屈恒致辞
小米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刁美玲表示,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领域规划捐赠金额超过17亿元,旨在为高校优秀学子和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2024年,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1亿元,用于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这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历史上首次接受社会捐赠。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践行,也标志着社会力量在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激发更多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我国科技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刁美玲分享
小米公益基金会表示,青年科学人才是中国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国家持续崛起的重要基础。小米始终支持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尤其在基础科学领域,依托自身研发体系的优势,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与交流,助力国家在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上的研究进展。 我认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小米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感与前瞻性视野,有助于推动科研生态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小米奖助学金”项目面向全国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通过在各高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支持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该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覆盖全国100所“双一流”高校,预计资助70200名学生。
“小米青年学者”项目面向计算机、电子、通讯以及基础学科等领域的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计划捐赠5亿元,覆盖100所高校。该项目旨在稳定支持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专注于科研与教学工作。 该计划体现了企业对基础研究和青年科研力量的重视,有助于构建更健康的学术生态。通过定向支持,不仅能够激发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也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当前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类长期稳定的资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捐赠了5亿元,双方共同设立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该基金旨在支持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全国首个公益基金会向自然科学基金进行捐赠的创新案例,开创了该领域的先河。
小米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济困救灾三大领域,开展各类公益项目,逐步形成了科技、教育与人才相结合的“小米公益模式”。基金会设立了“小米奖助学金”、“小米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等品牌项目,累计规划捐赠金额超过17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2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