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株增产超四分之一,油菜丰收迎来‘基因革命’
6月30日,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该成果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的年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总产油量的一半以上。王汉中团队经过五年的努力,采用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成功鉴定了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
研究发现,该基因与团队此前发现的BnARF18基因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调控网络:既能促进生长素合成,又可抑制茉莉酸合成。这种双重调控机制有效促进了油菜角果伸长和籽粒发育。田间试验结果令人振奋:过表达该基因的油菜新品系实现了角果长度增加11.6%、千粒重提高24.6%、单株产量提升25.3%的显著增产效果。 这一研究成果展示了基因调控在作物改良中的巨大潜力。通过精准调控植物内部的激素平衡,不仅提升了油菜的产量,也为未来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样的技术突破,无疑将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研究团队已对全国163份油菜资源完成了基因型分析,并研发出相应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这些成果已应用于高产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将为提高我国油料自给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2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