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科技新地标:合肥国际超导磁体测试基地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31日消息,据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聚变工程实验堆中心螺管线圈系统”完成了首次测试实验。此次测试的最大稳态电流达到了48千安,超过了设计目标的47千安。
实验结果显示,该设施成功实现了总储能406.7兆焦耳、内径达1500毫米的可用测试磁体,并达到了最高的12特斯拉磁场强度以及0.1纳欧的接头电阻。这些数据均符合最初的设计目标,使其成为目前国际上尺寸最大、实验条件最为完善的大型超导磁体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如此高标准的测试系统,无疑将大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高能物理、核聚变研究以及医疗设备等前沿科技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聚变工程堆核心线圈系统"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庞大的超导磁体及相应的实验平台。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针对未来聚变工程堆的实际运行条件,深入研究超导中心线圈磁体在强电磁场环境和高压快速波动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与系统可靠性。这将为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聚变工程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并积累丰富的运行数据。
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努力,项目团队攻克了包括大型聚变堆超导磁体设计优化、低阻超导接头技术、超低温磁体绝缘方案、失超保护机制、大型低温高电流电源系统以及快速磁场变化安全控制策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自主研发并建成了全球领先的超导磁体及其测试系统,实现了从超导磁体材料、核心设备到整个系统的100%国产化突破。
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系统控制,进行深入的高磁场变化率(1-5T/s)、大电流(>50kA)、超高磁场(>30T)、极端事故工况等科学研究。
聚变工程堆核心磁体系统的顺利建设,不仅为未来的聚变反应堆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实验平台,还为低温物理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学及超导技术等多个尖端领域打造了一流的大型综合测试环境,推动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科技发展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3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