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宇宙之谜:125亿年前软X射线勾勒神秘面纱
1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捕捉到了一例来自大约125亿光年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次探测不仅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如此遥远的宇宙角落观测到软X射线信号,也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重要线索。此次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强大实力,并为未来深入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这一成就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启新的探索篇章。
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正式发布。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不仅展示了科研团队在天文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贡献,同时也为该领域未来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样的研究成果无疑将激发更多人对天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为猛烈的爆发现象之一,一般由大质量恒星的爆发所导致。
2024年3月15日,“天关”卫星在软X射线波段捕获到了EP240315a的微弱脉冲信号,该信号的亮度变化迅速,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7分钟,随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此后,世界各地多个天文望远镜陆续同样观测到了EP240315a。
研究结果表明,EP240315a产生于遥远的早期宇宙,当时宇宙年龄仅为现在的10%,这一信号花费了125亿年才抵达今天的地球。
据悉,EP240315a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爆发顶峰时的X射线亮度相对较低,且X射线与伽马射线之间的出现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其他已知的伽马暴现象。
国内外多名专家指出,“天关”卫星对EP240315a的观测结果,拓展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射线暴的理解,为探究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思路。
▲“天关”卫星探测到的EP240315a的软X射线图像和光变曲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0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