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光:印度与日本联手打造区域导航新里程碑
2月3日消息,北京时间1月29日8点23分,印度成功发射了GSLV-F15火箭,将NVS-02区域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而仅仅过了4天,在2月2日16点30分,日本也利用H3火箭成功发射了MICHIBIKI No.6(QZS-6)导航卫星。
这也是印度、日本各自在2025年的首次航天发射。
NavIC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能够为印度国内及其周边大约15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授时(PVT)服务。
包括标准定位服务(SPS)和受限服务(RS),前者定位精度优于20米、授时精度优于40纳秒。
NVS-02作为该系统五颗第二代卫星中的第二颗,不仅采用了国产原子钟,还引入了采购的原子钟技术,这标志着我国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上又迈进了一步。第一颗卫星已于2023年5月29日成功发射升空。这种混合使用国产与进口技术的方式,既体现了对自主研发成果的信心,也显示了在关键技术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度。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加速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程,并且在保障核心技术安全的同时,也能快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NVS-02卫星配备了一套先进的C波段测距有效载荷,并且还支持L1、L5以及S波段信号。这款卫星的重量约为2.25吨,拥有大约3千瓦的处理功率。这样的配置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先进性,也标志着在卫星导航与通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它不仅能提高定位精度,还能增强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能力,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导航体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本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被称为QZSS(准天顶卫星系统),能够增强美国GPS在亚洲及大洋洲地区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对日本而言。
一期工程包含四颗卫星,已于2018年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具备独立于GPS运行的能力,最初计划部署7颗卫星,后来增加至11颗。自2010年起开始陆续发射。QZS-6是该系统中的第五颗正式卫星(不包括第一颗试验性质的卫星),但编号较前的QZS-5至今仍未发射。 这一进展展示了日本在自主导航系统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尽管初期计划有所调整,但从7颗卫星增加到11颗,显示出日本对提升自身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与雄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QZS-5的序号更靠前,但其发射时间却晚于后续卫星QZS-6,这反映了在技术准备和系统协调方面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64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