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威胁时代终结:地球安全迎来新纪元!
2月24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小行星“2024YR4”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调整为0.28%,依然“接近为零”。
欧洲航天局宣布,2024YR4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已经显著降低至0.16%。
之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不断调整,是因为科学家根据地面天文观测确定了小行星的初始状态后,结合太阳系的高精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任何时刻小行星的位置。
随着观测数据不断积累,对撞击概率的预测也会越来越准。
此前的报道指出,这颗编号为“2024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上升到3.1%。
据介绍,该小行星于2024年12月27日,由位于智利的“小行星地面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望远镜首次发现。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在40到90米之间,其大小与一个足球场相当。由于其潜在威胁,天文学家迅速将其命名为2024YR4。 这个发现再次提醒我们,尽管人类已经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未知的风险潜伏在我们的太阳系中。ATLAS系统作为地球安全的重要防线,在监测近地天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预警系统投入使用,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这些潜在威胁的防御能力。
有科普博主表示,若小行星撞击地球,其爆炸当量预计将达到约770万吨TNT,这相当于500颗“小男孩”原子弹的威力,足以引发7到8级的地震。
据目前的数据分析,如果这颗小行星按预期撞击地球,它将会从地球轨道内侧冲来,并最终在地图中标示的红线区域内的某一点着陆。根据预测路径,它最接近中国的撞击点可能位于孟加拉国、印度以及缅甸等国家交界的区域。 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担忧。尤其对于亚洲地区而言,该小行星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面对这样的情况,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应对策略,提高预警系统的能力,以便在类似危机发生时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应加大对太空监测技术的投资力度,以便更早地识别并跟踪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或其它天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