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巨变!国产价格跌至谷底,市场震撼透彻
中国成熟的芯片制造商和晶圆生产商正在以低廉的价格在全球市场上发起猛烈攻势,导致西方企业面临供应过剩和价格战的压力。业内专家预计,这种趋势可能会引发一场“中国震撼”,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生存威胁。 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崛起,也揭示了全球芯片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不仅挑战了传统西方巨头的市场地位,还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强,这将迫使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重新评估其战略,以适应这一新的市场动态。
先进制程芯片一般采用20纳米以上的工艺,是半导体行业中非前沿技术厂商的核心。此类芯片在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和相关的晶圆制造为整个芯片行业的研发部门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到2025年,西方企业将更难与中国晶圆厂竞争,后者正以远低于西方企业的价格抢占市场。由于美国制裁阻断了中国企业获取先进制程技术与设备,中国转向集中力量发展成熟制程来满足科技行业需求。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晶圆厂将占全球成熟制程芯片产能的28%。
两年前,全球碳化硅晶圆行业的领头羊科锐(Wolfspeed)的6英寸主流晶圆售价为1500美元。然而,据一位德国芯片制造商的销售总监透露,现在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同类产品售价仅为500美元,而其他数十家不为中国所熟知的企业提供的价格更是低得惊人。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迅猛发展,也揭示了市场竞争格局的快速变化。中国企业在碳化硅晶圆制造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这无疑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的逐步开放,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推动行业整体成本下降,从而惠及整个产业链。
这位销售总监将中国企业的扩张比作“残酷的淘汰赛”。他补充说:“我们预计许多中外厂商都会遭到重创。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倒下,最终更多企业将被迫离场。”
昔日硅片巨头科锐正经历裁员20%的阵痛,公司股价三年内下跌了96%。同样位于亚利桑那州的传统半导体公司安森美(Onsemi)也宣布将裁员9%。尽管这些问题并非完全归咎于中国企业的强势竞争,但美国已经公开承认,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方面的快速崛起正在冲击美国行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困境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迅速发展确实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挑战,美国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突破,以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全球竞争。此外,政策制定者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市场竞争与产业扶持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本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
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通过三期融资筹集了6880亿元人民币(约合950亿美元),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扶持本土领军企业。
随着中国芯片行业的迅速扩张,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预计到2027年,中国在全球成熟制程芯片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28%增长至39%,这一趋势无疑将给西方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加速发展不仅体现了其技术实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国家层面对于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这股新兴力量的崛起,促使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更加多元化。面对这种变化,西方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策略来应对竞争,比如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国际合作等,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这也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本土化战略的推动下,未来几年中国厂商的扩张速度将显著超越国际同行,这是市场研究公司IDC的GalenZeng所指出的。
2023年,中国首次明确表示要加速推进成熟制程芯片的产能扩张,这一举措正在对全球芯片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全面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上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在全球市场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变化无疑为全球芯片供应链带来了新的变量,同时也可能推动其他芯片制造大国加快技术升级与扩产步伐,以应对竞争压力。然而,具体的影响程度还需结合市场反馈和技术发展情况来综合判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2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