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2025
02-28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科技资讯
jinting
围观6438次
0条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8日 13:28:31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颠覆政坛格局:马斯克强势介入,挑战美国政府权威

   “谁不喜欢伊隆(马斯克)都可以离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众人面前,彰显了马斯克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内阁会议树绝对权威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特朗普于2月27日返回华盛顿特区,主持了他上任以来的首次内阁会议。依照惯例,他坐在白宫西翼内阁办公室的主位中央位置,副总统万斯则坐在对面的位置。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等内阁成员根据其职位高低依次坐在两侧。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在满屋子的美国最高级别官员中,全球首富马斯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穿一件印有“技术支持”字样的T恤,头戴一顶黑色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帽子。他并未坐在主桌上,而是选择了一个靠近门口的位置。马斯克得到了特朗普的点名,成为全场第一个发言的人,他介绍了自己负责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进展情况。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和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不同,马斯克并不是内阁成员,甚至不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正式雇员,他只是特朗普总统的非正式顾问。然而,马斯克现在却能够访问所有政府部门的机密数据,影响编制预算,并且要求联邦雇员向自己汇报工作。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尽管马斯克在科技领域有着显著的影响力,但这样的权力分配可能超越了他的职责范围,甚至有可能对政府运作造成潜在的风险。如何平衡非正式顾问与联邦雇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将是未来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马斯克的特殊地位在美国引起了舆论的质疑和哗然,毕竟他既不是当选官员也不是内阁成员。同时,他的强势作风也导致了与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冲突,多个政府部门公开表示抵制来自马斯克的指令。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面对诸多风波与争议,特朗普决定让马斯克出席首次内阁会议,并对其政府的精简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此举不仅确认了马斯克在政府中的核心地位,甚至凌驾于其他部门之上,特朗普还强调,任何对马斯克持异议的人应立即离开会议室。这一表态使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尽管有些人表情显得不太自然,但没有人敢于公开反对总统的意见。 这种安排凸显了特朗普对马斯克的高度信任以及对其领导力的认可。然而,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权力集中化和决策透明度的担忧。毕竟,政府运作需要广泛的讨论和意见交流,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决策。特朗普对马斯克的支持固然体现了他对改革的信心,但也可能引发关于行政效率与民主原则之间平衡的新一轮讨论。

总统力挺!马斯克挥出电锯,剑指美国政府核心

   毫不夸张地说,马斯克现在是美国政治权势仅次于特朗普的人,他的权力远超过没有实权的副总统万斯。在很多人看来,作为扶持特朗普当选的超级金主,马斯克才是美国的影子总统,是站在特朗普背后操纵美国政府的人。很多抗议者甚至直接称马斯克为“联席总统”。 

   特朗普有足够的理由回报马斯克。在去年的美国大选中,全球首富马斯克不仅投入了超过2.5亿美元政治捐款,还将自己440亿美元收购的社交媒体平台推特改造成了保守派的舆论平台,成功帮助特朗普击败了民主党人哈里斯,重新成为白宫主人,也摆脱了困扰多年的所有诉讼。

   本周一,近日,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总部大楼内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某公共区域的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亲吻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脚,并配以文字“真正的国王万岁”。显然,这是一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视频,意在讽刺马斯克才是真正的“掌权者”。目前,美国政府已经介入调查,但尚未锁定播放该视频的嫌疑人。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假新闻和数字伪造技术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类利用人工智能制造虚假信息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难以识别,同时也给政府和媒体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新型的传播手段,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接收信息时需要更加谨慎,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被误导。

   电锯杀手裁员从不留情

   早在大选前,特朗普在竞选时承诺要让马斯克负责简化美国政府机构,并且要节省联邦政府预算。他上任后确实履行了诺言,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马斯克对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特朗普此举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试图通过引入商业领域的管理理念来提升政府运作的效率。然而,政府与私营部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马斯克能否成功实现他的目标还有待观察。毕竟,政府的职责不仅仅是追求高效,还需要考虑到公平、正义以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场改革无疑将给美国的政治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在上周的保守派政治行动大会(CPAC)上,阿根廷总统米莱亲自到场,送给马斯克一柄电锯。马斯克随即接过电锯,在台上挥舞,以此象征他对美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精简、解决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决心。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两位政治人物之间的互动,更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马斯克认为当前美国政府结构臃肿,需要大幅度改革。这种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政治主张,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这也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对于政府效率和财政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

   从以往裁员方式来看,马斯克绝对算得上是“电锯杀手”。他旗下的特斯拉、推特和SpaceX都曾经进行大规模裁员。只要能削减成本和提升效率,他就会毫不留情对企业进行裁员瘦身。2018、2019年、2022年和2023年,马斯克先后对特斯拉进行了大裁员,规模高达7%-10%不等。

   外界最熟悉的可能是他收购推特后进行的大规模裁员。在2022年10月底完成收购之后,马斯克在短短三个月内将推特员工总数从7500人削减至不到1800人,几乎裁掉了所有非核心部门。尽管推特在裁员后未发生严重的技术故障,但产品的稳定性有所下降,认证程序也变得混乱,这些都是裁员带来的副作用。

   去年4月,由于对特斯拉超充团队负责人的裁员计划不满,马斯克在深夜宣布裁减整个超充部门的所有员工,导致外界对特斯拉是否将继续经营充电网络业务产生质疑。仅仅过了两天,马斯克便不得不重新招聘许多超充员工,并重申他对超充业务部门发展的承诺。

   在马斯克接管公司后,大规模裁员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他的管理风格以追求极致效率为核心,这使得大规模裁员成为一种手段,旨在让公司在精简人员后能够更加高效地运作。此外,这种裁员策略也有助于加快业务转型,给剩余员工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与许多其他硅谷科技公司相比,马斯克提供的裁员补偿往往仅达到了法定的最低标准,甚至因此引发了多起员工诉讼,指责其在遣散过程中存在克扣遣散金的行为。 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动公司向目标快速前进,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损害公司的企业文化,削弱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将是马斯克及其团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刀切裁员引发争议

   当然,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已经辞退了超过2万名联邦政府雇员,涉及多个关键部门和领域。这种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裁员的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尽管作为特斯拉和推特等公司的CEO,马斯克拥有对自己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但在面对雇员超过200万人的美国联邦政府时,他的决策显然要复杂得多。 此次裁员行动不仅在规模上远超以往,而且由于涉及到庞大的公共部门,因此其社会影响也更为深远。一方面,这可能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解决一些冗余岗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大规模裁员也可能导致公共服务水平下降,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是马斯克及其团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几乎每一天,马斯克都在自己的X平台上发布他的政府效率部发现的美国政府资金滥用情况,几乎每一笔都令人震惊。他招募了一群年纪只有二十多岁的的数据工程师,来到每个政府部门要求获得机密数据,随后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就在社交媒体公布他们的重大发现。

   然而,他的“欺诈”指控本身就在不断受到质疑,进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举例来说,由马斯克领导的DOGE声称,通过合同重新谈判、资产出售、裁员等措施,已节省约550亿美元。然而,媒体调查发现其中一些节省金额被严重夸大。例如,DOGE将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一项合同金额从实际的800万美元误报为80亿美元,夸大了100倍。

   马斯克宣称,有很多人声称有150岁甚至更老的人正在领取美国的社会福利金,并称其为“史上最大的诈骗案”。然而,美国社会保障署随后解释说,这些数据源自历史记录,实际上领取福利的高龄者数量极少。出现这些高龄数据的主要原因是在1970年代资料库电子化时,部分数据未能及时更新。马斯克的团队对旧数据库不够熟悉,导致了这一误解。

   更为严重的是,马斯克对联邦政府部门的“一刀切”裁员似乎并没有经过详细评估和讨论,完全更没有考虑过裁员之后的严重影响,在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方面带来了诸多隐患。这也是他的政府效率部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数千名负责入境口岸的安检人员被解雇,可能导致未来疾病和外来生物入侵美国的风险增加;数千名负责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被辞退,可能导致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受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机构的预算和人员遭到大幅削减,导致禽流感和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DOGE甚至辞退了众多负责核武器库设计、建造和维护的核安全人员,最终不得不紧急召回他们。马斯克承认,自己的团队误辞退了参与埃博拉病毒防治工作的人员,但他表示已重新安排了相关人员的工作。

   同样引发争议的是马斯克的利益冲突问题。他旗下的特斯拉、SpaceX、Neurolink以及X等公司,直接监管这些公司的部门如今都在他的掌控之下,这让人担心这些部门未来可能会受到来自马斯克的“报复”,导致预算和人员被严重削减。外界普遍担忧,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部门还能否有足够的资源去调查马斯克公司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或者是否会因马斯克无形的政治权势而被迫妥协。 这种利益冲突不仅影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还可能削弱它们的效能。在面对如此强大的个人势力时,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公正、有效地执行其职责变得尤为关键。否则,公众对监管体系的信任度将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在过去几年里频繁调查特斯拉的安全问题,并多次督促其进行召回。然而,近期NHTSA却宣布将裁员10%,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监管团队、碰撞测试部门以及驾驶行为研究部门。这些变动无疑会对NHTSA的日常运作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处理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安全问题上。这可能反映出政府在交通安全监管方面的资源调整,也可能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当前监管框架的应对能力。无论如何,这样的变动可能会对公众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需要持续关注后续发展。

   考虑到马斯克此前多次批评NHTSA的过度监管限制了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他对自己公司直接监管部门动手无疑令人担忧。马斯克曾公开抱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要求SpaceX对火箭发射活动进行过度的环保评估,导致火箭发射多次被迫推迟,该部门此次甚至将被裁员65%。

   要求所有雇员写工作报告

   在过去的一周里,马斯克再次因其强硬的管理风格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上周末,他向政府各部门的员工发送了一封邮件,要求他们在周一之前总结过去一周的工作成果。随后,他在X平台上发帖表示,若员工没有回应邮件,则会被视为自动离职。 这种做法无疑给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企业领导者是否应该干涉公共部门运作方式的讨论。尽管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是值得称赞的目标,但这样的强制性措施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士气低落和人才流失。如何在激励与尊重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然而,这次他的要求却遭到特朗普政府诸多核心部门的抵制。美国国务院、联邦调查局、国家情报局、卫生部等诸多机构周末期间明确告知自己的员工,不必遵守马斯克的指令,也不用担心会因此被解雇,他们会自己评估旗下员工的业绩。

   周一截止日期临近时,人事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简称OPM)公开表示,联邦政府员工可以忽略这封邮件。然而,马斯克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再次发出警告:“在总统的裁量权下,他们将获得第二次机会。如果第二次仍然没有回复,这些员工将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这一系列行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这显示了管理层的决心,他们在推动某种改革或措施上毫不妥协。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对员工权利和工作稳定性的担忧。尽管马斯克和他的团队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来达到目的,但如何平衡管理和员工权益,依然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OPM周二将注意力转向公务员系统中的高级经理。代理机构负责人克里斯·埃泽尔(Chris Ezell)发布备忘录,要求解雇表现不佳的经理,并指示其上级部分根据他们推进总统目标的成效来评估他们。

   这些施压威胁引起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不满。尽管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但他们并不愿意完全遵从马斯克的指示。他们的部门已经不得不给予“政府效率部”前所未有的访问权限,而现在他们手下的员工还需要向马斯克的部门提交工作报告,并接受OPM的工作评估。

   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内部也出现了不满情绪。超过20名员工在周二集体辞职,以此表达抗议。他们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他们不愿意参与裁员计划。“作为技术专家,我们不会使用我们的技能来破坏核心政府系统、威胁美国人的敏感数据,或者拆除关键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员工在网上发布的辞职信中写道。

   这些员工包括数据科学家、产品经理、设计师以及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他们原本在“美国数字服务”(UnitedStatesDigitalService)办公室工作,后来随着该机构被马斯克接手,这些人员也随之加入了“政府效率部”。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一变动似乎意味着马斯克正进一步扩大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影响力。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私营企业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日益增加,也暗示了科技巨头对改善政府运作效率抱有浓厚兴趣。这可能为公共服务领域带来新的活力与创新思维,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确保公私合作项目透明度和有效性的讨论。

   昨天特朗普召开内阁会议,就是为了平息这一冲突。他在诸多部长面前,亲自树立了马斯克的权威,要求政府各个部门必须配合马斯克的工作,甚至暗示不向马斯克回复邮件的员工会失去工作。但与此同时,特朗普也给了国务院等少数核心涉密部门不必向马斯克汇报工作的豁免权。

   特斯拉品牌因马斯克受损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获得了总统特朗普的大力支持,并平息了多位内阁成员的反对声音之后,马斯克可能会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第二轮大规模裁员。然而,他的激进裁员方式和强硬管理风格,可能仍将遭遇更强烈的抵制,特别是来自工会的法律挑战。

   美国联邦政府雇员组成了诸多工会组织。他们已经提起诉讼,要求联邦法官阻止马斯克的粗暴裁员。工会组织在诉讼中质疑,并非美国政府正式官员的马斯克,根本没有权力对联邦政府进行随心所欲的削减和辞退。

   美国最大的工会政府雇员联合会(AFGE)主席公开表示,马斯克的命令“明显违法”,并批评人事管理办公室(OPM)竟然受到“一个未经选举且极端偏执的马斯克”的指挥。

   此外,工会组织还试图施压特斯拉的投资者。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教师联合会(AFT)工会主席兰迪·温加滕(Randi Weingarten)昨天致函美国六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道富银行(State Street)、TIAA、普信集团(T. Rowe Price)以及先锋集团(Vanguard),要求他们重新评估特斯拉的估值,考虑马斯克给特斯拉品牌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封邮件同时抄送给了特斯拉。

   温加滕的资金来源于180万名教师工会成员以及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退休金资产。这使她在政治上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且在这些投资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她表示,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跌至290美元,过去一个月内跌幅达到28%。据分析师预测,特斯拉的股价未来可能还会下跌超过50%。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工人们的退休金安全。

   皮尤研究中心在1月底进行的一项涵盖5000名美国成年人的随机调查显示,大约54%的美国成年人对马斯克持负面看法,而对扎克伯格持负面态度的比例更是达到了67%。然而,左右两派对马斯克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高达85%的民主党人或倾向于民主党的受访者对马斯克持有负面看法,相比之下,73%的共和党人或倾向于共和党的受访者则对马斯克持有正面看法。 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中的深刻分歧。尽管马斯克在全球科技界拥有巨大影响力,但他在不同政治群体中的形象却大相径庭。民主党人普遍对他持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这可能与他的一些言论和行为有关,例如他支持前总统特朗普等。而共和党人则更多地看到了他的积极一面。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仅揭示了政治立场如何影响个人对公众人物的看法,也暗示了未来社会舆论和政策制定可能会受到的影响。

   过去一个多月,全美范围内出现了多起针对马斯克和特斯拉的抗议活动。每个周末,特斯拉门店外都会有抗议者举牌示威。此外,还发生了大量特斯拉超级充电桩被割断电缆、车辆被喷涂纳粹标志,甚至遭到砸窗和焚烧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会对许多潜在消费者的购车决定产生影响。

   或许,在马斯克对美国联邦政府实施大规模裁员措施,导致数万人失业的同时,特斯拉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去年大选之后,特斯拉股价迅速上涨,并在12月一度达到1.6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然而,随着特朗普就任总统,特斯拉股价已下跌了30%,完全抹去了自大选结束后所有的涨幅,目前市值约为9240亿美元。时间是2025年2月。

   特斯拉股价近期大幅下滑,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销量不振。据统计,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179万辆,同比下降了1.1%。不过,中国市场表现抢眼,增长了8.8%。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分别下降了5.1%和10.5%。尤其在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更是出现了45%的跌幅。这一现象或许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介入欧洲政治活动有关,但具体影响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特斯拉需要尽快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欧洲市场的挑战。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news9999.cn/arts_content-5716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科技快讯中文网-www.news9999.cn)
最新发布 纳米刺客出击:中科院首创肿瘤细胞自毁新策略  2025-07-18 14:25:51 极端高温引爆住院潮,2100年或现510万热伤人群  2025-07-18 14:21:10 1599元起!WIKO Hi畅享80 Pro震撼上市:6100mAh超长续航+鸿蒙生态加持  2025-07-18 13:46:14 荣耀 X70 首发价1399元起,七大旗舰黑科技全面下放  2025-07-18 13:45:31 三星首款三折叠旗舰搭载骁龙8至尊版,One UI 8曝光新机配置  2025-07-18 13:44:54 像素蛋糕发布方糖大模型:让灵感瞬间转化为生产力  2025-07-18 13:32:42 荣耀X70震撼登场:全球首部金标三防手机+8300mAh巨能电池,1189元起抢购!  2025-07-18 13:30:00 酷冷至尊 MasterHUB 上线:2699 元解锁模组化全能操控新体验  2025-07-18 13:28:55 铭匠首发布局:AF 23mm F1.8 索尼E口镜头震撼来袭,仅630元起!  2025-07-18 13:28:20 11699美元挑战极限!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系列顶配96核震撼上市  2025-07-18 13:13:44 共享充电宝:下一个移动安全隐患?  2025-07-18 13:10:59 苹果CarPlay Ultra首现阿斯顿·马丁DB12 Volante,豪华座舱开启智能新纪元  2025-07-18 13:03:39 小米TCL华星共建十年 创新实验室二期启航引领国产显示新未来  2025-07-18 13:00:24 华为MatePad Pro 12.2震撼登场:四边极窄设计+麒麟9020A引领未来平板新潮流  2025-07-18 12:59:06 5秒速联,国铁HXD1C机车开启无线重联新纪元  2025-07-18 12:54:25 AirPods依旧霸榜,但增长遇冷:美国iPhone用户耳机偏好新趋势  2025-07-17 11:26:44 物理AI崛起:黄仁勋预言下一个科技浪潮  2025-07-17 11:21:27 苹果iPhone 17 Pro/Max将首配抗刮防眩光黑科技,量产难题已突破  2025-07-17 10:46:42 谷歌官宣8月20日重磅发布,Pixel 10系列或将引领智能手机新潮流  2025-07-17 10:46:11 OPPO K13 Turbo 首发水冷风扇黑科技,手机散热迎来新革命  2025-07-17 10:45:39 印航客机黑匣子惊现关键操作:机长关闭燃油开关引热议  2025-07-17 10:43:25 我国邮政寄递业务量首破千亿,同比增长16.9%创历史新高  2025-07-17 10:42:13 十年内,AI将读懂世界并动手做事?黄仁勋预言未来  2025-07-16 13:05:37 中国石化破局全球:AEH I航空液压油首获适航认证,中国跻身生产强国行列  2025-07-16 12:55:46 HTC VIVE 首款智能眼镜即将亮相,台北发布会引爆8月科技圈  2025-07-16 12:25:15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5友情链接交换
文化潮流网  |  数界探索  |  文化新视界  |  深度文化说  |  智慧科技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2015-2025 科技快讯中文网 时光记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25016403号-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用户投稿  关于我们

页面执行时间0.0120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