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2025
03-01

揭秘:美国为何满世界寻找稀土,而中国独占超过三分之一?

科技资讯
jinting
围观3214次
0条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1日 08:50:53

揭秘:美国为何满世界寻找稀土,而中国独占超过三分之一?

稀世宝藏:揭秘中国垄断三分之一稀土之谜

   近日,国际相关热点中频频提到了“稀土”这种资源。

揭秘:美国为何满世界寻找稀土,而中国独占超过三分之一?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手机时,屏幕背后的铕元素正在默默地发出柔和的红光;在乘坐新能源汽车时,电机中的钕铁硼磁体将电能高效地转化为动能;而在午休时间网购时,那些确保数据精准传输的光纤中,掺杂着关键的铒元素。这些都离不开稀土的应用。 在我看来,稀土不仅支撑了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且对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因此,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确保稀土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揭秘:美国为何满世界寻找稀土,而中国独占超过三分之一?

   那么稀土究竟是什么呢?它究竟有多重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稀土是什么?有什么用?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这样17种特别的元素,包括镧系的15个元素从镧到镥,以及额外的钪和钇,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稀土元素。

   小挑战来了!

   以下这些属于稀土家族的元素,你能正确读出它们的名称吗?(答案见文末) 请将上述稀土元素成员的名称读音介绍,改写为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表述,同时确保原文的核心信息不变,其中包括内容中的任何数据、日期或中文惯用语均维持原样,且不得歪曲事实或直接回答问题;仅需提供修改后的内容。

   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从化学角度探究,为何这 17 个元素能归为一族,且化学性质如此相似呢?

   稀土元素的奥秘在于其独特的外层电子构型。在周期表中,从镧(La)到镥(Lu),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这些元素的新增电子通常填充在4f和5d亚层,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外层的6s轨道始终保持稳定,仅含有两个电子。这种特性不仅决定了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使得它们在现代科技应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我的看法是,尽管我们已经了解了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提取和利用这些元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此外,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发展,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这无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这种高度相似的电子排布,使得这些元素拥有相近的离子半径以及相似的化学键特性。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可以将它们想象成一群性格极为相似、总是喜欢一起出现的多胞胎兄弟。 这样的描述方式虽然形象生动,但也不免有些简化了复杂性。实际上,即使是拥有非常相似电子排布的元素,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也可能会有细微差异。这种细微差别虽然不易察觉,但在某些精细的应用场景中,如材料科学或药物设计中,却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欣赏这种类比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科学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在自然界里,稀土常常以氧化物的形态示人,外观灰蒙蒙的,这才被误解为 “土”。可实际上,它们有着 “工业维生素” 的美誉,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从高端的军事装备到常见的民用电子产品,稀土元素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其中发挥着提升显示效果、增强性能等关键作用,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稀土氧化物 图片来自wiki

   稀土到底“稀”在哪儿?

   稀土里带一个“稀”字,望文生义的话可能会觉得稀土是罕见之物,其实并非如此。我国在稀土资源储量上堪称 “土豪”,全球稀土储量分布中,我国独占 36.7% 的份额。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在轻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丰富的镧、铈等轻稀土资源。而在中国南方,如江西、广东等地的离子型矿则主要蕴藏铽、镝等中重稀土。中重稀土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地区的离子型矿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高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轻稀土元素拥有较低的原子序数和相对较小的质量,主要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和铕(Eu),共计七种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地壳中的分布也较为广泛。然而,尽管它们同属一个类别,但每种元素的具体应用领域却有所不同。例如,钕磁铁因其强大的磁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而铈则常用于玻璃抛光和催化剂制造。 从工业角度来看,轻稀土元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高科技产品需求的增长,对这些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因此,确保这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供了新的舞台。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重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则较高,原子量较大,包括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和钇(Y)共10个元素。尽管钇的原子量仅为 89,但由于其离子半径在其它重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链环之中,其化学性质更接近重稀土元素。在自然界也与其它重稀土元素共生,故它被归为重稀土组。

   尽管稀土的储量并不少,但它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

   前面提到,稀土元素就像多胞胎,化学性质相似到亲妈都难以分清,这就导致它的提炼提纯难度极大。传统分离方法效率低得让人怀疑人生,往往需要重复几百次的操作,才能达到分离的效果。这种高难度的提炼过程,使得稀土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尤为珍贵,有了 “稀罕” 的标签。

   徐光宪院士研发的萃取技术助力中国稀土产业占据优势地位。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稀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这一地位并非一蹴而就。上世纪80年代,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由于缺乏高效的提纯技术,只能低价出口混合稀土矿,然后再高价进口国外的高纯度稀土产品。然而,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以镨钕分离为例,使用串级萃取技术的话,纯度可达到 99.99%,而且成本还降低了75%。在串级萃取技术引领下,中国稀土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为后续我国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此巨大的贡献,也让徐光宪院士获得了 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实力,在中美贸易战的复杂变化中,稀土成了我国手中的一张重要“战略资源牌”。因为导弹导航、隐形飞机、激光雷达等许多高技术军事装备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材料。而美国自身的稀土矿已陷入开发难题,急切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来源。

   当然,其他国家虽然也有一定的稀土储备,但在配套的开采提炼技术上却远远跟不上,这就导致美国即便四处寻求替代,依然很难满足其庞大的稀土需求。

   这使得美国在高科技产业和军事装备的发展上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让全球意识到了中国稀土资源的关键战略价值。

   新规来袭!稀土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底,国家出台了新的规定,旨在为稀土行业的未来发展指引新方向。新规提出要减少稀土的开采量,并非是要限制稀土产业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这一珍贵资源。同时,鼓励回收利用,通过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从废弃电子产品和工业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此外,新规还强调要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动稀土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些措施表明政府在稀土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更为科学和长远的策略,不仅有助于保护宝贵的稀土资源,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鼓励回收和绿色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确保稀土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这推动了新的投资机遇,比如我们常用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以及新能源汽车,这些产品内部均含有稀土元素。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稀土磁性材料可以精确调控电流,而钕和镝则是高端半导体的关键成分。由于中国拥有自主可控的稀土供应链,这就好比给芯片研发装上了一个“物理加速器”,为中国科技产业提供了稳固的支持,使我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更加自信。 这样的改动既保留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又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了句子,确保内容的原创性和流畅性。

   最后,看一下 17 个稀土元素,你读对了几个呢?

   镧(Lán)、铈(Shì)、镨(Pǔ)、钕(Nǚ)、钷(Pǒ)、钐(Shān)、铕(Yǒu)、钆(Gá)、铽(Tè)、镝(Dī)、钬(Huǒ)、铒(?r)、铥(Diū)、镱(Yì)、镥(Lǔ)、钪(Kàng)、钇(Yǐ)

   这17种元素各自拥有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用途,共同构成了稀土这一神秘而强大的家族,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正稳步迈向稀土科技强国的地位,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稀土资源的深刻理解和高效利用,也展示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雄心与实力。 这些稀有金属不仅是高科技产业的基石,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国防工业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材料,而且在推动全球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近年来在提升稀土深加工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链的附加值,也为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作出了贡献。 中国在稀土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确保国家长期繁荣发展的关键。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news9999.cn/arts_content-5807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科技快讯中文网-www.news9999.cn)
最新发布 纳米刺客出击:中科院首创肿瘤细胞自毁新策略  2025-07-18 14:25:51 极端高温引爆住院潮,2100年或现510万热伤人群  2025-07-18 14:21:10 1599元起!WIKO Hi畅享80 Pro震撼上市:6100mAh超长续航+鸿蒙生态加持  2025-07-18 13:46:14 荣耀 X70 首发价1399元起,七大旗舰黑科技全面下放  2025-07-18 13:45:31 三星首款三折叠旗舰搭载骁龙8至尊版,One UI 8曝光新机配置  2025-07-18 13:44:54 像素蛋糕发布方糖大模型:让灵感瞬间转化为生产力  2025-07-18 13:32:42 荣耀X70震撼登场:全球首部金标三防手机+8300mAh巨能电池,1189元起抢购!  2025-07-18 13:30:00 酷冷至尊 MasterHUB 上线:2699 元解锁模组化全能操控新体验  2025-07-18 13:28:55 铭匠首发布局:AF 23mm F1.8 索尼E口镜头震撼来袭,仅630元起!  2025-07-18 13:28:20 11699美元挑战极限!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系列顶配96核震撼上市  2025-07-18 13:13:44 共享充电宝:下一个移动安全隐患?  2025-07-18 13:10:59 苹果CarPlay Ultra首现阿斯顿·马丁DB12 Volante,豪华座舱开启智能新纪元  2025-07-18 13:03:39 小米TCL华星共建十年 创新实验室二期启航引领国产显示新未来  2025-07-18 13:00:24 华为MatePad Pro 12.2震撼登场:四边极窄设计+麒麟9020A引领未来平板新潮流  2025-07-18 12:59:06 5秒速联,国铁HXD1C机车开启无线重联新纪元  2025-07-18 12:54:25 AirPods依旧霸榜,但增长遇冷:美国iPhone用户耳机偏好新趋势  2025-07-17 11:26:44 物理AI崛起:黄仁勋预言下一个科技浪潮  2025-07-17 11:21:27 苹果iPhone 17 Pro/Max将首配抗刮防眩光黑科技,量产难题已突破  2025-07-17 10:46:42 谷歌官宣8月20日重磅发布,Pixel 10系列或将引领智能手机新潮流  2025-07-17 10:46:11 OPPO K13 Turbo 首发水冷风扇黑科技,手机散热迎来新革命  2025-07-17 10:45:39 印航客机黑匣子惊现关键操作:机长关闭燃油开关引热议  2025-07-17 10:43:25 我国邮政寄递业务量首破千亿,同比增长16.9%创历史新高  2025-07-17 10:42:13 十年内,AI将读懂世界并动手做事?黄仁勋预言未来  2025-07-16 13:05:37 中国石化破局全球:AEH I航空液压油首获适航认证,中国跻身生产强国行列  2025-07-16 12:55:46 HTC VIVE 首款智能眼镜即将亮相,台北发布会引爆8月科技圈  2025-07-16 12:25:15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5友情链接交换
文化潮流网  |  数界探索  |  文化新视界  |  深度文化说  |  智慧科技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2015-2025 科技快讯中文网 时光记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25016403号-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用户投稿  关于我们

页面执行时间0.008937秒